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塞上曲

标题包含
塞上曲
匣里干将午夜鸣,碧油幢下梦魂惊。 沙场燐火风吹起,半在骷髅眼底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夜宝匣中的干将剑发出声响,绿色的油布帷幕下惊醒梦境。 战场上的磷火被风吹起,照亮了半埋在沙土里的骷髅。
去完善
释义
匣里干将午夜鸣:干将,古剑名,此指武器;午夜,半夜。 碧油幢下梦魂惊:碧油幢,绿色油布制成的帷幔,借指军中帅帐;梦魂,梦境中的灵魂,这里指人的心境。 沙场燐火风吹起:沙场,战场;燐火,磷火,鬼火,此处指战争烽火;风,指战争的风声。 半在骷髅眼底明:骷髅,比喻死去的人;眼底明,指战争的惨烈景象呈现在眼前。
去完善
赏析
《塞上曲》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情景,张至龙的这首诗以“匣里干将午夜鸣”开篇,强调将士们枕戈待旦的备战状态,表现出战争的无情和残酷。接下来一句“碧油幢下梦魂惊”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出将士们在战场上的紧张氛围。 诗的后两句“沙场燐火风吹起,半在骷髅眼底明”进一步描绘出战争的惨烈景象,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战火、死亡和恐惧的氛围中。这两句寓意深刻,既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也反映出将士们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 整首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强烈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战争的独到见解,堪称一首描绘战场情境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塞上曲》是清代诗人张至龙创作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朝初年,正值国家统一和疆域拓展时期,边疆地区的军事活动频繁。 在那个时候,张至龙本人可能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际遇。他或许曾经参军入伍,亲身参与了边疆的军事行动,亲眼目睹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他的诗才也得到了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得以跻身官场。 与此同时,清朝初期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也为张至龙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通过描绘边塞风光,既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也对民生疾苦表示了关切。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塞上曲》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国家统一、疆域拓展、边疆军事活动频繁、社会经济发展、作者自身丰富的人生际遇等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使其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