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江梅同瓶
苗裔元从庾岭分,两般标致一般春。
淡妆西子呈娇态,黄面瞿昙现小身。
不羡腰金横玉贵,来寻嚼蜡饮冰人。
只愁花谢香狼籍,桃李如何接后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树苗的起源是从庾岭分开的,它们的美丽犹如春天一般。就像西施淡妆时的娇柔姿态,佛陀微笑时的小巧身形。我不羡慕那些腰间挂满金银珠宝的权贵,我来到这里寻找的是那种像吃蜡烛、喝冰水一样清心寡欲的人。我只担心花儿凋谢后,芳香满地,之后又如何种植桃李呢?
去完善
释义
1. 苗裔:后代,子孙。这里指蜡梅和江梅的枝叶。
2. 元:本来,原本。
3. 从:由……而来。
4. 庾岭:即大庾岭,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南部与广东省韶关市北部交界处。这里代指产地。
5. 两般:两种。这里指蜡梅和江梅。
6. 标致:外表特征,风度。这里用来形容蜡梅和江梅的美丽姿态。
7. 淡妆西子:比喻蜡梅。西子,即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淡雅的妆容著称。
8. 黄面瞿昙:比喻江梅。黄面,即黄脸婆,形象描绘梅花黄色花瓣;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
9. 不羡:不羡慕。
10. 腰金横玉:形容高官厚禄,富贵荣华。腰金,佩戴金银饰品;横玉,即横玉带,古代官员的腰带。
11. 来寻:寻找。
12. 嚼蜡:形容滋味乏味,这里借喻对名利的不屑一顾。
13. 饮冰:形容品行高洁,此处象征诗人自己的品性。
14. 花谢香狼籍:花朵凋谢,香气散乱。
15. 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指其他花卉。
16. 接后陈:后续出现。
去完善
赏析
《蜡梅江梅同瓶》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蜡梅和江梅两种花卉在春天里竞相开放的景象。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以淡妆的西子和黄面的瞿昙形象,赞美蜡梅和江梅的高雅气质。诗人不羡慕那些腰金横玉的富贵之花,而是欣赏蜡梅和江梅这种朴素的美丽。然而,诗人又担心这两种花的凋谢会使得桃李等其他花卉无法接替它们的位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蜡梅和江梅的欣赏与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蜡梅江梅同瓶》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蜡梅和江梅共同放置在花瓶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诗歌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许棐作为一位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其次,我们来看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许棐在南宋时期担任过一些官职,但他的一生并没有显赫的功名。他热爱生活,喜欢与自然亲近,常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最后,我们来了解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虽然政治上相对稳定,但经济和文化发展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棐的诗作更多地表现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