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陈元舆待制用李白赠友人韵
沈吟涧底松,不及尧阶草。
不经君王顾,枉被风霜老。
弱羽恋一枝,敢思浴天池。
闻君有余力,何惜一嘘吹。
青云与黄壌,回首隔追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涧底下的松树静静生长,却不如皇城台阶上的小草受重视。
它们没有得到皇帝的眷顾,任由风吹雨打日晒而渐渐老去。
瘦弱的鸟儿执着于枝头,虽然渴望沐浴在天空之池,但无法企及。
听闻您有余力,能否帮我一吹呢?
青云和黄土地,回顾过去似乎无法紧跟您的步伐。
去完善
释义
1. 沈吟:沉思;犹豫;低声吟咏。这里指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
2. 尧阶草:古人认为草能上达天听,所以将草木喻指能够向君王进言的人。
3. 君王顾:受到君王的眷顾或关照。
4. 弱羽:柔弱的翅膀,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微小。
5. 敢思浴天池:不敢期望能在朝廷中施展才华。
6. 余力:剩余的力量,这里指陈元舆的才能和智慧。
7. 何惜一嘘吹:何必吝啬于给出些许帮助。
8. 青云与黄壤:青云象征高职位、显贵的生活;黄壤则代表平民百姓的生活。
9. 追随: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李白诗风为基调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比涧底的松树和尧阶上的草,揭示了任人对待事物的差别待遇这一社会现象。接着,诗人以弱羽比喻自己,表达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同时,诗人还借“闻君有余力,何惜一嘘吹”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之情,期待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给予自己帮助和支持。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充满了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留别陈元舆待制用李白赠友人韵》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郭祥正生活于北宋时期,仕宦生涯并不顺利,屡次受到贬谪。因此,他创作了许多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诗歌,这首《留别陈元舆待制用李白赠友人韵》就是其中之一。
在创作这首诗时,郭祥正正处于被贬谪的境地。他与好友陈元舆即将分别,心情颇为沉重。此时,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由于北宋时期的政治斗争激烈,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了打压和排挤,这也使得他们在离别的时刻倍感惆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氛围较为压抑,但文学创作却非常活跃。郭祥正以李白的诗风为借鉴,表达了自己与陈元舆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郭祥正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人生沧桑,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