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雨

标题包含
秋夜雨
红麟不暖瓶笙噎。炉灰一片晴雪。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撧。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蒋捷(约1270-1327),字胜欲,号竹山,元代词人,其生平和确切籍贯尚无确考。据《竹山词》记载,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院编修等官职。 蒋捷的词作风格多样,既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派传统,也融合了苏轼...查看更多
影子与我_8903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麒麟(红麟)并不温暖瓶中的笙管,炉内的灰尘如晴朗的雪片。喝醉了闻不到香味醒来,只能用手拿着新鲜的橙子来消遣。寒冷的夜晚让梅花都受到了伤害,听着那华美的厅堂里音乐刚刚停歇。也许是天气变化所致,让春天提前到来了三个月。
影子与我_890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红麟:指壁炉中的木炭或火石。 2. 瓶笙:酒器的一种。 3. 晴雪:纯净的炉灰。 4. 新橙:新鲜的橙子。 5. 闲撧:无目的地揉搓。 6. 冻损:因寒冷而受损。 7. 画堂:装饰华丽的大厅。 8. 箫鼓:乐器名,萧和鼓。 9. 方歇:刚停下来。 10. 豫借与:预先给予。
影子与我_8903
去完善
赏析
《秋夜雨》蒋捷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场景,情感丰富而深沉。首句“红麟不暖瓶笙噎”中的“红麟”指的是一种红色的鲤鱼,这里用来象征寒冷的天气。而“瓶笙噎”则暗示出季节的寒冷使得音乐都变得萧条起来。接下来的一句“炉灰一片晴雪”则用炉灰比喻雪景,体现了冬天的景象。 在词的下阙中,“更深冻损梅花也”表示到了深夜,梅花也被寒冷侵袭,暗示着天气的严寒。而“听画堂、箫鼓方歇”则写出了宴席已散,人们散去,只留下寒冷和寂静的夜晚。结尾两句“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则表示作者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驱散这寒冷的天气。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温暖的期待和对春天的向往。
影子与我_890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雨》是南宋诗人蒋捷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创作时间为公元1274年,正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人南侵,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诗人蒋捷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少年时代便才华横溢。然而,随着南宋的衰落,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借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在《秋夜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景和风雨交加的声音,表现了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是在南宋末年的动荡时局下,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影子与我_890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