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宿山寺

标题包含
秋夜宿山寺
静夜留山寺,清谈对老庞。 树声如有雨,秋气欲无窗。 簷马随风走,楼钟带月撞。 何人呼渡急,隔水吠村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逢(1893年-1975年),原名顾国昌,字梦飞,号静庵。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顾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轻时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专业,期间对书法和篆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宁静的夜晚,独自在山寺中停留,与老朋友老庞展开轻松的对话。 周围树木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细雨绵绵的故事,秋天的气息无声无息地透过窗户渗入。 屋檐下的风铃随风轻摇,钟楼上的钟声则在月光下回荡。 突然,远处传来急切的呼唤渡船的声音,隔着水面,又听到村庄里传来的狗吠之声。
去完善
释义
《秋夜宿山寺》顾逢 1. 山寺:山中的寺庙。这里指诗人临时歇息的寺庙。 2. 老庞:即唐代僧人庞蕴,他因禅定而知名,此处泛指年长的禅师或高僧。 3. 树声:风吹树叶的声音。 4. 秋气:秋天的气氛和环境。 5. 簷马:古建筑屋檐下挂的铃铛,风一吹就会发出声响。 6. 楼钟:楼上悬挂的钟。 7. 隔水:隔着一条河或溪。 8. 吠村厖:犬吠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秋夜宿山寺》中,顾逢以诗人的敏锐视角描绘了秋天山寺的夜晚景象。在静谧的夜里,诗人与老庞进行着清谈,周围的环境呈现出宁静的气氛。树木的沙沙声仿佛是在下雨,秋天的气息仿佛透过窗户扑面而来。风中的屋檐和马铃声、月光下钟楼的声音都是诗人观察到的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两句诗人又以疑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谁在山间呼唤摆渡船?声音回荡在水面,村庄的狗吠相应,使整首诗具有生动的画面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宿山寺》是南宋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夜时分借宿山寺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情。 诗作于南宋末年,时值国家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顾逢生活在这个历史阶段,作为一位儒士,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深感无奈,于是选择了隐逸山林,以诗为伴,寻找心灵的慰藉。 当时,由于金兵南侵,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顾逢辞官归隐,潜心钻研诗文,寻求内心的安宁。他在游览山川名胜时,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如这首《秋夜宿山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