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放翁有五更读书示子诗予亦次韵

标题包含
放翁有五更读书示子诗予亦次韵
秋风蟋蟀床下鸣,茅茨耿耿秋灯明。 老夫掩卷发深喟,起视河汉初参横。 世人饮食几知味,眼底古今复泾渭。 藩篱是笔屋是书,风叶尘埃力空费。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此事儿辈未可论,纷纷场屋争作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傍晚的风吹动着蟋蟀在窗下鸣叫,茅草屋内明亮的灯光照映出秋天的夜晚。老者梳理着头发叹息世事的无常,起身看向窗外银河的初现。世上的人们大多数只顾着吃却不懂得品尝美食的真谛,从历史至今都是如此。我们用围墙作笔用房屋作纸,在纸上描绘风云变幻却只是白白浪费了力量。古代经典书籍在天地间永存,我们也都回归到最初的根源。这些往事对于我们这些后来人并无太多可谈论之处,不过世人在考场中纷纷争取名利罢了。
去完善
释义
1. 秋风:秋天的微风。 2.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顶。 3. 耿耿:明亮的样子。 4. 河汉:天河,即银河。 5. 参横:参星横斜。 6. 藩篱:篱笆。 7. 六籍:指六部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8. 本根:根源,根本。 9.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10. 元:元始,最初的状态或最高的原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深沉的内心世界。首联以“秋风蟋蟀床下鸣”渲染出秋天夜晚宁静的氛围,紧接着通过“茅茨耿耿秋灯明”刻画了诗人夜读的场景,从而传达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自己的心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颔联中,诗人以“老夫掩卷发深喟”形象地展示了他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同时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而“起视河汉初参横”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这过程中的沉思冥想。在诗人眼中,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其独特的美和哲理。 颈联和尾联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活中最基本的事物,过于追求名利,导致生活失去了本质的意义。而诗人则以书为屋,以笔为界,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并坚守真实的自我。最后两句中的“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使整首诗的思想内涵得到了深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庆之的这首《放翁有五更读书示子诗予亦次韵》,创作于宋代。在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读书士子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陆游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以雄壮豪放著称,而庆之深受陆游的影响,所以在这首诗歌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种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庆之身为朝廷命官,也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将读书看作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借此向他的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他期望通过这首诗激励自己的子女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陆游在他的诗歌中曾写道:“夜深月如镜,五更闻鸡鸣”,此句表达了他对夜间读书的深情。庆之在创作这首诗时,也同样受到了陆游的启示,借用这句诗句来描述他自己深夜读书的经历。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深刻地反映了庆之对读书的理解和对子女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教育观念和社会风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