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养疾

标题包含
养疾
少小唯贪酒,病来才信医。 问方逋客许,寻药野人疑。 夜捣全听惯,寒煎觉沸迟。 古贤曾爱死,此意亦谁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南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 李觏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小时候只知道贪杯饮酒,等到生病时才相信医生。想要得到药方却向无家可归的人求助,寻找药材时却被乡村居民怀疑。夜间制药已经司空见惯,寒冷的药水熬制得似乎慢些。古代贤达曾经痴迷于炼丹修仙,然而这种意愿又有谁知道呢?
去完善
释义
1. "少小":指年少时期。 2. "唯贪":只喜欢,专爱。 3. "病来":生病时。 4. "信医":相信医生的治疗。 5. "问方":询问药方。 6. "逋客":指隐逸之士,避世之人。 7. "许":应允,同意。 8. "寻药":寻找药物。 9. "野人":山野之人,此处指普通百姓。 10. "疑":疑惑,怀疑。 11. "夜捣":夜间捣制药品。 12. "全听惯":完全习惯了制药的声音。 13. "寒煎":寒冷的煎熬。 14. "觉沸迟":觉得煮沸的时间很长。 15. "古贤":古代贤者。 16. "爱死":珍爱生活。 17. "此意":这里指诗人对生命珍视的想法。 18. "亦谁知":也没有谁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养疾》,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一首咏疾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疾病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描述自己在疾病中的经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 首联“少小唯贪酒,病来才信医”,诗人以自己为例,表明年少轻狂时只贪图饮酒作乐,待到疾病来临才意识到医学的重要。这里反映出人的自然成长过程,及对生命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颔联“问方逋客许,寻药野人疑”,表达了诗人寻求医术帮助的态度。一方面,诗人向有经验的医者请教良方;另一方面,诗人亲自寻找草药,对药性的认知充满了探索与怀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病痛时的谨慎与勇敢。 颈联“夜捣全听惯,寒煎觉沸迟”,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感受到的生活细节。在夜晚倾听捣药的声音渐渐习惯,感受着寒冷的中药煎熬后香味四溢。这里的描写既有诗人的自我调适,也有对于疾病治疗的耐心期待。 尾联“古贤曾爱死,此意亦谁知”,诗人将视角转向古代贤者,他们曾经热爱生死的哲学思考,并愿意为求道而直面死亡。然而这样的高洁情操又有谁能够理解呢?这反映了诗人自身内心的感慨,也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独特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养疾》是北宋著名诗人、学者李觏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时期(960-1063年),李觏当时因患疾病而在家中休养。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思考了人生、命运和生死等问题,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没有困难和挑战。在李觏的生活经历中,他曾多次尝试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社会的弊端和民众的苦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这首诗中,李觏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他通过对病痛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念。这首诗展现了李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使其成为宋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