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附清阴。 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桓老鹤心。 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 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棵树与众不同地屹立在大森林中,繁茂的菟丝攀附着它的树荫长达千尺。 愤怒的树枝像青龙的臂膀一样伸缩,翠绿的树顶盘旋着如老鹤般的心。 古老的苔藓在粗糙的皮肤上生长,藏着冬天的生命痕迹;细细的风吹过树叶,发出悠扬的琴音。 在这青山之中,独特而美丽的树木宛如舞蹈般婆娑起舞,但想要找到那隐藏其中的茯苓却无处可寻。
去完善
释义
《松》是南宋诗人释行海创作的一首赞美松树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部分词句注释: 1. 一树乔乔迥出林:乔乔,形容树木高耸的样子;迥出,远远地突出。这句诗描绘了松树从树林中高高耸立的姿态。 2. 兔丝千尺附清阴:兔丝,即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清阴,指清凉的树荫。这句诗表现了菟丝子依赖松树的阴凉生长。 3. 怒枝伸缩苍龙臂:怒枝,指茂密的树枝;苍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句诗通过比喻描述了松树树枝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 4. 翠顶盘桓老鹤心:翠顶,指松树的绿色树冠;盘桓,徘徊。这句诗形象地刻画了老鹤在松树顶盘旋的场景。 5. 古藓皴皮藏冻蜕:古藓,古老的苔藓;皴皮,指粗糙的皮肤;冻蜕,指严寒时动植物的脱壳。这句诗描绘了松树粗糙的树皮隐藏着古老苔藓和寒冻时节动植物脱壳的景象。 6. 细风入叶转幽琴:细风,微小的风;幽琴,指静谧的琴声。这句诗表达了微风拂过松叶时发出的如幽琴般的声音。 7. 婆娑独秀青山里: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生姿;独秀,独自美丽。这句诗描述了松树在青山中独树一帜的美景。 8. 定有茯苓无处寻: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植物。这句诗意味着松树底下可能有茯苓生长,但难以找到。
去完善
赏析
《松》释行海这首诗描绘了松树的独特姿态和特点,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与动态美。首联“一树乔乔迥出林,兔丝千尺附清阴”,突出松树独立于其他树木之外,亭亭玉立的姿态。颔联“怒枝伸缩苍龙臂,翠顶盘桓老鹤心”则形象地刻画了松树愤怒的树枝如苍龙的臂膀,翠绿的树顶犹如盘旋的老鹤,增强了诗的画面感。颈联“古藓皴皮藏冻蜕,细风入叶转幽琴”则表现了松树的坚强品质,即便历经风霜雨雪,依然生机盎然。尾联“婆娑独秀青山里,定有茯苓无处寻”则以神话传说结尾,暗示松树屹立不倒,充满神秘力量。整首诗风格雄浑,气势磅礴,展现出作者对松树的深深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这首诗的作者是释行海,这是一首描绘松树精神的诗作。释行海生活在元朝时期,他的生活经历坎坷,他曾游历四方,了解民间疾苦,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元朝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蒙古族的统治使得汉族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卑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释行海作为一个出家人,他以一颗慈悲之心,关注民生,关注自然,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 释行海的这首《松》诗,通过描绘松树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品格,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树一样,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坚韧不屈,顽强拼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