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作

标题包含
偶作
太极奚河图,河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何太息。 可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 □湖为作图,交扰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 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 哀哉复哀哉,太息得太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太古时期尚无太极,何来河图与无极?令人叹息又叹息。但我们的祖先早已默默领悟其中的奥义。通过易经创作出的河图,显示出曲线盘绕、相互交融的特征。谁能理解五行的奥秘呢?它们本质上都是美妙的元素。不能割裂讨论,因为它们浑然一体。多么希望孔子的时代能够到来,荡涤一切歪理邪说!叹惋复叹惋,无奈啊,无奈!
去完善
释义
1. 太极:古代哲学观念,指宇宙的原初状态。在这里代指最高的哲理或道理。 2. 河图:古代的一种神秘的图文结合的记录方式,相传为伏羲所创,后世常用来象征道家的哲学思想。 3. 矧复:何况再……的意思。 4. 无极:原意是无止境,后来成为道家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代表“道”的不可言说的状态。 5. 哀哉:表示悲伤的语气词。 6. 何太息:为何如此悲伤。 7. 古圣:指古代的圣贤之人。 8. 默识:暗中领会。 9. □湖:可能是打错或者丢失的字,无法确定具体含义。 10.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基本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认为万物都由这五种元素构成。 11. 妙质:美好的本质。 12. 离合:分开和合在一起的意思。 13. 浑浑:混沌未分的样子。 14. 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5. 邪说:错误的言论。 16. 荡涤:清除、扫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曹彦约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以“太极”和“河图”两个概念作为引子,暗示了宇宙万物背后的规律性。紧接着,诗人提出了河图与太极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接下来,诗人通过反思并批判那些过分强调“无极”等观念的做法,表达了对这类误解的不满。诗人在此呼吁人们要像古圣那样认识世界的真相,并洞察到阴阳五行的奥妙在于其浑然一体、不可分离的特点。诗人渴望圣人孔子在世,扫除邪说,让人们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得到指引。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学识素养和独特的人文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作》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彦约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宁宗时期(1194年-1224年),正是曹彦约政治生涯的鼎盛期。在这期间,他历任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等职,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曹彦约的人生际遇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对民间疾苦有深切的了解,这使他在诗歌中对民生问题多有关注。此外,他在政治斗争中也曾遭遇挫折,被贬谪出京,这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金国的威胁始终存在,而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问题也十分严重。曹彦约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民众的同情都体现在了这首《偶作》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