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
青青池边树,岁久独婆娑。
鸣蜩炎暑时,爱此清阴多。
西风一披拂,颜色已非故。
朝看一叶飞,暮落浑无数。
叶落毕归根,明年发阳春。
人生岂长好,日月如飞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池畔旁,老树孤单生长。
知了在炎炎夏日中歌唱,喜欢这份清爽的阴凉。
西风轻吹过枝头,叶子不再是往日的模样。
早晨见一片落叶飘荡,傍晚就堆积得无法数清。
落叶终究要归回大地,明年春天又会复苏。
人生在世能有多长的好时光?日月如同飞转的车轮。
去完善
释义
1. 青青:绿色的,充满生机的。这里形容树木郁郁葱葱的样子。
2. 池边树:池塘边的树木。
3. 婆娑:盘旋舞动,这里指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4. 鸣蜩:蝉的叫声,这里用以描述炎热的夏天。
5. 西风:即秋风。
6. 颜色:这里指树叶的颜色。
7. 非故: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这里指树叶变黄并凋落。
8. 一叶飞:一片叶子飘落的景象。
9. 毕:全部,都。
10. 发阳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11. 人生岂长好:人生并非总是美好的。
12. 日月如飞轮:日月交替,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词。诗人在描绘树叶从青翠到凋零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首先,诗人以“青青池边树”开篇,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描述了夏天绿树成荫、凉爽宜人的环境。然后,西风一来,树木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寓意着季节的更替,以及生命的一个阶段结束。紧接着,诗人通过“朝看一叶飞,暮落浑无数”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树叶凋落的无奈与生命的逝去。
然而,诗人并非完全悲观地看待这一切。在“叶落毕归根,明年发阳春”中,他传递出希望和信念:虽然生命终有尽头,但新生将会到来。这就如人生的起起伏伏,虽有挫折与磨难,但我们仍需怀抱希望,向前奋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落叶这一自然景观,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人生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叶》是中国古代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晚唐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章甫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自幼聪颖过人,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然而,在他青年时期,章甫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次落第。这使得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体会。
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这种时代背景对章甫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慨的诗篇,《落叶》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中,章甫以落叶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坎坷命运和时代不幸的感慨。他以落叶的形象象征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磨难。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章甫作为一个文人的才情和担当,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疾苦和人民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