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戡
昌元建邑几经春,百里封疆秀气匀。
鸭子池边登第客,老鸦山下著棋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昌元建立城市已经度过了几个春天,这个有百里的领地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在鸭子池边,有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而老鸦山下则有人们在下着围棋。
去完善
释义
1. 昌元:古县名,秦置,即今重庆市荣昌县。
2. 建邑:设置城邑。
3. 几:多次。
4. 经:经过。
5. 春:指时光。
6. 百里:指领地范围,这里用作虚指。
7. 封疆:分封的疆域。
8. 秀气:风水好的地方。
9. 鸭子池:昌元的一个著名景点。
10. 登第:科举考试中选,这里指中举人。
11. 老鸦山:昌元境内的一个山名。
12. 著棋:下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诗人以昌元(今四川荣昌县)为背景,通过“建邑几经春”、“百里封疆秀气匀”等词句,展现了当地的繁荣景象和秀美风光。其中,“鸭子池边登第客”是指那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士子们,他们在鸭子池边欢聚一堂,庆祝成功;而“老鸦山下著棋人”则是指那些隐居山林的高人雅士,他们在老鸦山下悠闲地下棋,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既赞美了当地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辈出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名为《赠李戡》的诗横空出世。这首诗作于他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
当时,正值北宋仁宗朝,社会相对繁荣稳定。然而,知识分子对朝政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他们期望改革,振兴国家。文彦博作为一位有志的政治家,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李戡这位忠诚爱国人士的敬仰和期许。
在这首诗中,文彦博回顾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和人生阅历。他曾历任多地官员,从地方到中央,广泛参与国家政务。这一时期,他与范仲淹、欧阳修等政治家共同参与“庆历新政”,试图改革政治体制。然而,改革遭遇保守势力阻碍而失败。在挫折面前,文彦博并未气馁,而是继续关注民生国运,并积极投身于教育、文化事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