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 其二
昔年公掌秦中漕,虎节寻提四镇师。
从此功成为汉相,至今阙内仰萧规。
新诗远寄音盈耳,累牍频窥喜见眉。
更问春游何处好,夹城西面景龙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您曾掌管秦中漕运,威风凛凛如虎节的您寻找并统领了四镇的军队。从那以后,您的丰功伟绩使您成为了汉朝的国相,直到今天,宫阙之内还敬仰着您的威严和典范。最近我收到了您寄来的充满诗意的新作品,感到由衷的喜悦,看您的信就像欣赏美丽的画卷。我还想问问春天去哪里游玩最好呢?当然是夹城西面的景龙池了。
去完善
释义
1. "昔年公掌秦中漕":这里的“秦中”指的是陕西中部地区,这里曾是周、秦、汉、唐等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漕”指的是运输粮草的河道。这句是说过去您在陕西中部的都城里负责管理粮食运输事务。
2. "虎节寻提四镇师":“虎节”是古代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代表皇帝的命令;“四镇师”指的是唐朝安西四镇的驻军首领。这句是说您凭借着皇帝的虎节调遣四镇军队。
3. "从此功成为汉相":这句是指您在平定边疆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汉朝的丞相。
4. "至今阙内仰萧规":“阙内”指朝廷内;“萧规”用萧何的典故,萧何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制度,这里用来比喻您的崇高地位和巨大贡献。
5. "新诗远寄音盈耳":这句是说您寄来了充满才情的新诗,听来如天籁之音。
6. "累牍频窥喜见眉":这句是说收到了您一连串的书信,从中感受到了您的喜悦之情。
7. "更问春游何处好":这句是在询问春天去哪里游玩最好。
8. "夹城西面景龙池":“夹城”是长安城内的一条道路;“景龙池”位于西安城东,相传这里是周文王养龙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文彦博以天平相公的身份赞美了当年他在秦中担任漕运官时的经历,以及他在此后的辉煌成就。首联通过描述他在秦中的职责和在四镇的军事地位,展现了他的英武之气;颔联则通过对汉相的描绘,凸显了他的非凡功绩;颈联则借由对新诗的喜爱和对累牍的珍视,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敬意;尾联则以问句的形式询问春日出游的好去处,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华美,情感饱满,充分展示了作者在文学和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 其二》出自北宋名臣文彦博之手。据史料记载,此诗作于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二年(1057年)间。这段时间里,文彦博任河北都转运使,驻节大名府,负责调度军需,期间多次赈济灾民,颇得民心。同年,又调任京西路安抚使,驻节洛阳。
在这个时代,北宋逐渐走向繁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晋身之阶,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文人墨客们交游唱和,互相推重,风气十分浓厚。仁宗时期更是文人墨客的黄金时代,欧阳修、苏轼等许多著名文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在此背景下,文彦博与同在朝中的天平相公有诸多交往。天平相公从远方寄来佳作,文彦博深受感动,于是便以原有的韵脚回应,写下了这首《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 其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