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二十七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偈二十七首 其三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 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觅安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的岁月里,世事犹如浮云般起起落落。我们要像白云一样,享受岁月的深邃和宁静。放眼望去,周围的一切都不是平凡的存在,但只有坚定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宁。
去完善
释义
1. "悠悠":形容漫长或广远的样子,此处形容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 2. "空浮沉":指在空虚中漂泊不定,表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定。 3. "自爱":自我珍重,自己珍视自己。 4. "白云":形容闲适、宁静的生活。 5. "岁月深":指岁月悠长,人生时间久。 6. "举眼":放眼望去,举目四望。 7. "非":不是,否定词。 8. "凡草木":平凡的事物,普通的东西。 9. "刚然":刚硬、坚定地样子。 10. "断臂":比喻毅然决然地放弃某种东西,此处可能指放下世俗的烦恼。 11. "觅安心":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偈二十七首 其三”,是由释绍隆所创作的。诗中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浮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用悠悠二字描绘了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紧接着又以空字指出这些现象的本质——终究是虚幻无实的。之后,诗人在第二句中以自爱白云来比喻自己超脱世俗纷扰、追寻心灵净土的志向,岁月深则表达了这一信念的坚定不移。接下来两句中,诗人举眼尽非凡草木表达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感悟,他深知万物皆有灵,草木亦非寻常之物。最后一句中,诗人以刚然断臂觅安心的豪放形象表现出其对内心的追求之坚决,喻示着只有舍弃尘世的杂念,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安宁。整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展示了释绍隆的智慧和勇气,读来令人赞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二十七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释绍隆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初年,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巨变。 在这段时间里,释绍隆作为一位僧人,他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他在修行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南宋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被迫南迁,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随之发生了转移。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统治地位,佛教和道教开始兴起。这也为释绍隆这样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环境和土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