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亩农田流水潺潺,一片树梢鲜花照亮远处村庄。
云雾遮掩夏日风光正好,却把细雨送给黄昏时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数亩:几亩地。
2. 低田:地势较低的农田。
3. 流水浑:形容水流浑浊。
4. 一树高花:指高处的树上盛开的花朵。
5. 明:使……明亮。
6. 远村:远方的村庄。
7. 云阴:云雾遮蔽的天空。
8. 拂暑:驱散暑气。
9. 微雨:小雨。
去完善
赏析
郑獬的《田家》是一幅生动的田园景象画卷,展现出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诗中的“流水浑”与“高花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面,同时暗示了农民的勤劳耕耘。
“云阴拂暑风光好”描绘了夏日的凉爽天气,令人感到舒适宜人。然而紧接着“却将微雨送黄昏”却又暗示出阴雨将至,虽然会有暂时的困扰,但这也正是大自然的常态,农民们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体现了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和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獬在淳熙二年(1175年)创作的。这一年,他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对民生疾苦和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段时期,南宋政权建立不久,历经战乱的社会刚刚恢复平静,但人民生活依然困苦。
郑獬作为南宋文人,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农村生活的《田家》。通过这首诗,郑獬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