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
萍梗天地间,初不异万物。
可能发深省,惟有一事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浮萍在天地之间漂泊无定,和万物并无二致。
这或许会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那就是:只有生命本身这一事实是永恒的。
去完善
释义
《寓斋》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萍梗:比喻行踪不定,如同浮萍和断梗。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世间漂泊的状态。
2. 天地间:指整个宇宙空间,表示广大的世界。
3. 初:起初,原本。
4. 不异:没有什么不同。
5. 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6. 可能:或许,也许。
7. 发:启发,引发。
8. 深省:深刻的反省或思考。
9. 惟一:唯一,独一无二。
10. 事实:实际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去完善
赏析
《寓斋》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以萍梗为喻,形象地表现出人的渺小和世事的无常。诗人以平常的视角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在世,与万物并无本质区别,都如同萍梗一般飘荡在天地之间。此诗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洞察人生的心灵境界。同时告诫人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感悟生命的真实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寓斋》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李吕之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的书斋中读书、思考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面临着北方金朝的强大压力。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仍然在社会上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诗人李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方面感受到了时代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
李吕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也曾在京城担任过国子监教授。在他的任期内,他关心民生,积极推行儒家的教育观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得意。因此,他在晚年选择退隐,回到了自己的书斋,过上了读书、思考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李吕创作了许多诗歌,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寓斋》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在诗中,李吕描述了自己的书斋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