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
湘潭有客善种花,晓移根墢来君家。
天公着意为刻蜡,幻出新苞亦尤物。
至游老僊旧相知,少年惜花多赋诗。
而今更挽金蕉叶,与花一处成三绝。
夜阑宝帐攒远山,钗头余苍薰醉眠。
明朝红紫麾不去,妖艳妨人觅佳句。
始信清臞自可人,此语嘱谁当嘱君。
请为百花作檀越,得意不妨时击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湘潭有位擅长种花的客人,清晨将花卉移植到你的家园。
天公刻意将这些花儿塑造得如同刻蜡般精美,幻化出娇嫩的新芽尤为珍贵。
来自古老仙境的老神仙与你早已相识,年轻时代十分珍惜花朵并留下许多诗篇。
如今用金蕉叶将美丽的花儿一起记录下来,构成世间难得的三绝美景。
夜幕降临,美丽的花朵如同远山宝藏,散发醉人的香气让人陶醉。
第二天早上,娇艳的花儿无法被忽视,它们的妖娆吸引了无数美妙的诗句。
自此相信这些清新的花儿必然引人入胜,这番话应该告诉给谁?当然是你。
让我们为这些花儿奉献虔诚,欣赏它们时不妨随时记录下美丽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湘潭:地名,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
2. 善种:擅长种植。
3. 根墢:挖取植物根部。
4. 天公:指自然。
5. 刻蜡:蜡烛的比喻。
6. 至游老僊:比喻长寿者。
7. 少年惜花:年轻人珍爱花朵。
8. 金蕉叶:金制的扇子。
9. 宝帐:富贵人家寝室内的帷帐。
10. 远山:形容女子眉毛纤细修长。
11. 钗头:钗饰的一部分。
12. 馀苍:遗留的绿色。
13. 妖艳:艳丽的花。
14. 妨人:妨碍他人。
15. 佳句:优美的诗句。
16. 清臞:清瘦的人。
17. 可人:使人喜欢。
18. 檀越:施主。
19. 击钵:拍打木桶发出声音,提醒人们注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蜡梅花的诗词。首先描述了有人从湘潭带来善种的蜡梅,使得作者家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后强调蜡梅如刻蜡般精致,新苞尤为出色,不仅引来了众多观赏者,还使得那些喜欢写诗的少年们也纷纷留下了诗篇。而此时的主人公则手持金蕉叶,与花儿一同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蜡梅花在夜晚和早晨的不同形态,展现了其丰富的魅力。最后,鼓励众人欣赏这种看似清癯实则动人的花儿,并祝愿它们能够长久地吸引人们驻足留连,发出更多美好的诗句。这首诗通过细致的形象描绘和生动的表达,将蜡梅花的特质以及它所引发的情感体验展现得十分到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是南宋诗人张扩在苏轼蜡梅诗的启发下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此时的张扩已经步入晚年,官职为夔州府通判。
在那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权臣当道,文人学士在官场上的地位较低。张扩虽博学多才,但并未得到重用,而是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苏轼的遭遇产生了共鸣,也激发了他对蜡梅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
同时期,南宋社会文化繁荣,士人普遍推崇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苏轼的蜡梅诗具有独特的美感,其格调高雅、寓意深远,深受时人喜爱。张扩在此诗中采用东坡先生的韵脚进行创作,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蜡梅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