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标题包含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疎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冲天红光豪情万丈,忙碌公务堆积如山。 忽然诗句细雨飘散,放置露水晶莹清澈。 想象当中才子佳人,风月景色尽在眼前。 尽管欢乐属于我,诸位谈经共享书香。
去完善
释义
1. 赤气:红霞,祥瑞之气。 2. 排空:冲向天空。 3. 簿书:指繁琐的公务文书。 4. 何急:多么紧迫。 5. 疏雨微云句:描述诗人刚写完的一首诗,如细雨洒微云一般美妙。 6. 清冰寒露边:清亮如玉的露水仿佛凝结在寒冰之上。 7. 玉雪:形容文人雅士的高洁品质。 8. 眼界足风烟:观赏景色的心情油然而生。 9. 宜输我:应该让我分享这种快乐。 10. 公等:对他人的尊称。 11. 谈经:谈论经书;讨论儒家经典。 12. 合细旃:适宜在精细的坐垫上谈论。
去完善
赏析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赵蕃对于外界景象的观察和感悟,以传达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从字面上看,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富有浓厚的诗情画意。在诗歌的结构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首联“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关注。在这里,“赤气排空”象征着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巨变即将来临;而“簿书何急又堆前”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日常事务的忙碌与无奈。两相比较,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身在繁忙的生活中所保持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颔联“忽来踈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揭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踈雨微云”和“清冰寒露”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景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这种跨越时空的想象,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随后,颈联“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传达了诗人对于同僚的赞美之情。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玉雪”来形容同僚们的才学和高尚品质,表达了对他们的由衷敬意;同时,通过“眼界足风烟”这一表达,诗人又展示了自己对于风景的热爱以及他在领略自然之美时的悠然自得。 最后,尾联“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则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德。在这两句诗中,诗人一方面表示自己对于这样美好的景致和快乐时光充满感激,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谦逊态度和对同僚们的尊重。这样的一番表达,使得诗人的人格魅力更加彰显出来。 综上所述,《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这首诗充满了艺术张力和思想内涵,展示了诗人赵蕃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同僚的尊敬之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了解诗人的人格魅力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蕃的这首《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北方疆土丧失殆尽,南方人民生活在金国和蒙古国的威胁之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寄情山水、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赵蕃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人生际遇颇富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在成年后,他因战乱失去了家园,被迫四处漂泊。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创作。 在与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赵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在这首《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中,他以宋代诗人苏轼为榜样,通过对山水的赞美,表达了文人墨客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