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怀六首 其五

标题包含
秋怀六首 其五
穿堵超玉绳,影倒夜窗寂。 火云一洗空,月露清欲滴。 幽人负疴卧,起坐三叹息。 归同对床笫,晤语永佳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穿越拥挤的人群,如同轻拂过玉质的绳索,寂静的夜晚,窗子的倒影孤独而落寞。火红的云朵瞬间消散,月亮和露水显得格外清新诱人。这位隐士因为小病卧床休息,起来后又坐下连叹了三次气。希望回到故乡,和亲人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穿堵:穿过围墙。 2. 超玉绳:超越天空的玉绳星。此处比喻作者的心灵在诗中自由驰骋。 3. 火云:指夏季烈日下的积云。 4. 月露:月光与露水。 5. 幽人:隐逸之人,作者自喻。 6. 负疴:生病。 7. 床笫:睡觉用的床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松在秋季思念家乡的表达。首句“穿堵超玉绳”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心境,“穿堵”形容离家甚远,“玉绳”指的是天空中北斗七星之一,这里用“穿堵超玉绳”来表示诗人的视线穿过重重的墙壁,直达星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接着,“影倒夜窗寂”一句,通过夜窗倒影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在孤独寂静的夜晚,情绪无法排遣的无奈与痛苦。 然后,“火云一洗空,月露清欲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火云”指的是秋天的火烧云,“月露”则是月光和露水,诗人描述“火云一洗空”将这炎热消解,随之而来的便是如“月露清欲滴”般的凉爽景致。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 再之后,“幽人负疴卧,起坐三叹息”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状态,“幽人”指的是隐居之人,即诗人自己,“负疴卧”则是说诗人病重在身,靠在床上。这两句是诗人以自己为出发点,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最后,“归同对床笫,晤语永佳夕”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归同对床笫”意味着诗人渴望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晤语永佳夕”则意味着只要能与家人团聚,即使面对日常琐事,也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总的来说,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沉思念,又表现了他希望能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怀六首 其五》是南宋诗人朱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里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朱松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朱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金国南侵的战乱之中。他在这一年秋天写下了这首《秋怀六首 其五》,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的生活经历坎坷,曾在官场失意,后来辞官回乡,过着田园生活。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使他对故乡和亲人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为他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朱松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金国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松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命运,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中的挫折使他不得不放弃从政的愿望,转而投身文学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