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关景芬秘书赴山阳尉
峨冠初上童儿首,君已老成予辄友。
肺肝相照二十年,今日不殊前日厚。
纷纷共笑薄媚徒,对面论心回面否。
吁君意气非昔粗,犹著青衫从吏部。
得官将尉古山阳,有蕴无施州县后。
山阳楚邑为最雄,聒聒众咻千万口。
阶庭听命趋上官,守阁使台靴日走。
舟车冗客来百须,政逐从违成好丑。
君才遇事有卷舒,公道当官胆如斗。
或时畏缩类懦夫,私请不容毫发受。
往行素守裨长官,肯到县厅同木偶。
颇闻彼俗殊东南,例重市门轻陇亩。
盐商茗贩白刃随,切与椎埋破渊薮。
能声自可博己知,懒趁庸儿媒左右。
吴江日暮山川愁,疏树烟头排敝帚。
北帆欲挂倾别觞,还有阴风吹散酒。
醒难为别醉几何,人世无时好分手。
知君此去忘故园,淮月楚云惟我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帽子刚刚戴上孩童的头,你就已经成熟而成为我的朋友。
我们真诚相待已有二十年,如今和往日的友情依然深厚。
大家纷纷嘲笑那些浅薄的人,我们面对面畅谈心灵深处。
你的激情与勇气没有从前那么冲动,但你仍穿着青衫追随你的心。
你的职务是山阳的古将尉,在县城之后藏有很多才华却未施展。
山阳这个地方非常雄伟,身边围绕着众多议论纷纷的人。
你必须跟上官的命令,无论是守阁还是出门都必须快速行动。
各种琐事让你应接不暇,但你的公允之心始终不变。
你的才能可以随时应对各种情况,即使遇到难题也能以胆量面对。
有时你可能会显得懦弱,但对公正的坚持从不让步。
你总是坚守自己的职责,不屑于像木偶一样做表面文章。
听说那个地方的习俗很重利益,轻视务农之人。
商人、茶贩时常面临危险,他们必须突破困境。
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得到认可,不会用手段讨好他人。
吴江的黄昏时分让人忧郁,稀疏的树木和炊烟都让人失望。
想要好好告别却发现北风袭来,吹散了我们的告别酒。
醒来之后离别就变得困难,醉了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知道你离开后会忘记故乡,但我独享淮河的月亮和楚地的云朵。
去完善
释义
1. 峨冠:古代士人所戴的高冠,此处指代尊贵的身份地位。
2. 童儿首:原指儿童的头,这里用来形容青年人。
3. 肺肝相照:用肺腑照亮对方,比喻真诚相待的朋友。
4. 薄媚徒:轻薄的媚人者。
5. 吁:表示惊愕或感叹的语气词。
6. 楚邑:楚国都城,这里指的是山阳地区。
7. 聒聒:吵闹的声音。
8. 众咻:众多嘈杂的声音。
9. 上官:上级官员。
10. 守阁使台靴日走:在守阁使台上每天奔走。
11. 冗客:指多余的客人。
12. 随:跟随,这里是描述盐商茗贩的现象。
13. 椎埋:以椎击地,把财物埋在地下,这里指黑市交易。
14. 破渊薮:打破深水的出处,这里指打击黑市交易。
15. 能声:名声,声望。
16. 博己知:获取自己的知名度。
17. 媒左右:借助他人之力。
18. 吴江:今江苏苏州一带。
19. 北帆:指山阳地区的船。
20. 倾别觞:举行告别宴。
21. 阴风:寒冷的风。
22. 醒难为别醉几何:清醒的时候很难分别,喝醉的时候又能怎么样呢?
23. 人世无时好分手:人世间没有永远的好时光,总有离别的时候。
24. 淮月楚云:淮水和楚地的月亮和云彩,这里泛指故乡的风景。
去完善
赏析
《送关景芬秘书赴山阳尉》赏析:
这首诗歌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作者与关景芬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即将上任的祝愿。诗中首先描述了关景芬的老成持重和作者的年轻热情,两人相交二十载,感情深厚。接下来诗人调侃那些轻视关景芬的人,表达出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然后讲述了关景芬即将担任山阳尉的任命,勉励他要在地方上有所作为,保持公道,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关景芬的人格魅力和处事原则,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鼓励。同时,诗歌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对商人过度重视而轻视农民,以及暴力事件频发等。诗人希望关景芬能够摒弃这些不良风气,坚守原则,造福百姓。
在送别场景的描绘中,诗人借用了“吴江日暮”、“北帆欲挂”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最后,诗人祝愿关景芬在山阳尉任期内一切顺利,也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送关景芬秘书赴山阳尉》,作者是宋代诗人强至。这首诗的原文为:“几日清欢屡倒颠,道程匆促又朝天。水乡只在淮阴外,山色便从盱眙前。皂盖依林行将隐,朱轓迎候好威严。夫君襟韵真难称,为郡应须别置贤。”
此诗创作的年代是在北宋中期,时值公元960-1127年之间。在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完善,成为了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强至就是这一时期的文人,他在此阶段曾担任过国子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等职位,但在任途上并不顺利。
该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关景芬赴山阳尉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和祝愿。诗中提到的“山阳”指今江苏省淮安市的山阳县。这是当时从水路进京的一个重要的驿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