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山

标题包含
春山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花明催曙早,云腻惹空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末年著名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部尚书,父亲也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武陵溪:源出湖南省武陵山脉的溪流,这里用以代指美丽的桃花源般的地方。 2. 春芳:春天的花草,此指春花烂漫的景象。 3. 著路迷:在路上显得繁茂而令人迷惑。著,显明;路迷,让人迷失方向。 4. 花明:明亮的鲜花。 5. 催曙早:催促曙光早早出现。 6. 云腻:天空中的云朵丰满润泽。 7. 惹空低:使天空显得更低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山水画卷,诗人以武陵溪作为切入点,让读者想象自己正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地方。春芳著路迷,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花朵争相开放,使人们陶醉在这无尽的美景之中。 接下来,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天空,花明的景象使得阳光显得更加明亮,而云腻的描绘则让人觉得天空中的云朵似乎与地面相连,给人一种亲切、舒适的感受。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山》司空图这首诗的创作为于唐朝末年,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这个时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晚唐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身为宰相的司空图在经历了宦海浮沉后,对朝廷的政治斗争感到厌倦,最终辞官回乡隐居。 在这段时间里,司空图以恬淡宁静的心态观察自然,将胸中的豪情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寄托于山水之间。而春山即是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它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摆脱。在这首《春山》中,司空图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 同时,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频发,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司空图选择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因此,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诸多社会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