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二首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清溪】指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的清油河,此处也是诗人的家乡。【云台】指的是河南修武县的云台山。这里以云台山的佛像比喻朝中的权臣。【国史】代指国家的历史。【英尘】这里指商鞅变法的历史事迹。
【马上】表示在旅途中。【籍中】指的是书籍。【顽仙】对诗人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学识尚浅。【开元事】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擅长田园山水诗。
去完善
赏析
《商山二首》司空图这首古诗生动地描绘了商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一句“清溪一路照羸身”以清澈的溪流映衬出诗人的瘦弱之躯,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第二句“不似云台画像人”则通过云台的雕像与真人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则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用谈笑风生来延续前贤的风范。
在第二首诗中,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一句“马上搜奇已数篇”表明诗人已经在旅途中搜集了很多奇闻轶事,而第二句“籍中犹愧是顽仙”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自嘲和谦逊,认为自己虽然有所成就,但仍然不敢妄称仙人。接下来的一句“关头传说开元事”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唐玄宗时代的回忆和感慨。最后一句“指点多疑孟浩然”则暗示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愿意像孟浩然一样成为后世传颂的诗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商山二首》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在唐末乱世中所创作的诗歌。诗人在这一时期正处于隐居生活之中,他亲眼目睹了唐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这首诗中,他以商山四皓的故事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无奈。
商山四皓是西汉初年四位著名的隐士,他们因逃避秦朝的暴政而隐居商山,后来被汉高祖刘邦请出山,辅佐太子刘盈。司空图以商山四皓为引子,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节操。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司空图经历了宦海浮沉,对官场的黑暗和腐朽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在晚年选择辞官归隐,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阶段内心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