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越溪渔乐为源善余大尹赋

标题包含
越溪渔乐为源善余大尹赋
我家住在海门关,只隔君家水半湾。泥泞相邀骑马去,潮平共看打鱼还。白鳞鲙细供春酒,红尾羹香奉晚餐。鹏运扶遥归未得,披图聊尔一开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林,原名邓仕均,1928年生于四川蓬溪县。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邓林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邓家驹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家位于海门关附近,距离你家仅有一片水域相隔。我们一起骑马穿过泥泞的道路相约前行,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一起观赏渔民捕鱼归来。用新鲜的白色鳞片做成美食搭配春酒,再用红色的尾巴烹饪美味佳肴作为晚餐。虽然大鹏展翅高飞,我们的理想还没实现,但是看看这些美好的图画也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开怀一笑。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海门关:古代的海门关是设在江苏中部沿海的一座关卡,在现今的南通市附近,用以监控和保护渔业、商业活动。此处作为作者居住地的代称。 2. 水半湾:形容两地相隔不远的水路距离。“水半湾”表示仅相隔一条水路的一半宽度。 3. 泥泞相邀骑马去:意思是邀请朋友一起穿过泥泞的道路骑马出行。 4. 潮平共看打鱼还:“潮平”指海潮退去,“打鱼还”表示渔民打鱼归来。整句话意味着作者和友人共同观看渔民在潮退时打鱼的场景。 5. 白鳞鲙细供春酒:“白鳞”是指白色的鱼类,“鲙细”指的是切成细片的鱼肉,这句话意味着用新鲜的白鳞鱼制作成细片,配以春酒享用。 6. 红尾羹香奉晚餐:“红尾”是指红色的鱼类尾巴,这里指的是红鲤鱼。“羹香”即美味的汤品,此句意味着以红鲤鱼为食材制作美味的汤品供晚餐食用。 7. 鹏运扶遥归未得:这句借用《庄子·逍遥游》的寓言,表达诗人向往自由、大展宏图的抱负与现实中的无奈。 8. 披图聊尔一开颜:意为展开画卷,一起欣赏画作,以消愁解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水乡画卷。诗人首先通过“我家住在海门关”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同时也巧妙地展示了家乡的海门关地理位置和水乡风貌。紧接着,诗人用“只隔君家水半湾”这句诗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泥泞相邀骑马去,潮平共看打鱼还”生动地描绘了与朋友一起骑马赏景、共同观看渔民捕鱼的生活场景。这些诗句既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又传达了他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喜悦心情。 在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白鳞鲙细供春酒,红尾羹香奉晚餐”这两句,赞美了故乡美食的美味可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情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之间共享美食、共度欢乐时光的珍视。 最后,诗人以“鹏运扶遥归未得,披图聊尔一开颜”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虽然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但还能与朋友一起欣赏家乡的美丽风光,共度快乐时光,从而流露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故乡美景和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林在元末明初年间(1341-1402)创作了这首《越溪渔乐为源善余大尹赋》。 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元末农民起义不断爆发,邓林目睹了战乱的残酷和百姓的痛苦生活。他曾在元末任官,但随着元朝的衰落和明朝的兴起,他也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开始转向文学创作。 邓林善于观察民间生活,对渔民的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越溪为背景,描绘了渔民们的快乐生活和乐观心态。虽然他们的生活艰辛,但他们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正是邓林在这个动荡时期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