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七首 其五

标题包含
颂古七首 其五
放两抛三,瞒神謼鬼。 换盆换盆,谁不识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放两抛三":表达一种摒弃世俗观念,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放两"是指放弃名利等外在的追求;"抛三"是指抛开生死之念。 2. "瞒神謼鬼":形容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避免引起他人的关注或困扰。"瞒神"是指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謼鬼"是指用欺骗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3. "换盆换盆":比喻改变生活方式或心态。"换盆"是指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状态。 4. "谁不识你":指无论别人是否理解,我依然坚持自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诗以俚语俗言写出,揭示出禅宗直指人心的觉悟过程。诗人通过“放两抛三,瞒神謼鬼”来表达参禅者在修行过程中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摆脱。接下来的“换盆换盆,谁不识你”则意味着要破除执着心,直抵事物本真,认识到自己本来面目的重要性。这首诗生动活泼,语言犀利,展示了禅家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七首 其五》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高僧释慧性。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即公元7世纪至8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繁荣,禅宗逐渐崛起,成为影响深远的佛教流派。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慧性已经是一位造诣深厚的禅宗大师。他在修行过程中,体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解脱之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禅宗修行的独特见解。 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关注心灵修养和精神追求,这与禅宗提倡的内观自省、追求觉悟的思想相契合。释慧性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