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溪桥

标题包含
溪桥
云归洞府痴龙睡,日澹山椒倦翼还。 桥上行人桥下水,如今日夜不曾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继芳(1902年-1935年),男,汉族,江西省信丰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参加革命,历任乡农民协会委员长、区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信丰县大阿区委书记等职。1930年任信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云悠悠归隐洞穴,痴迷的巨龙正在沉睡,太阳渐渐落山,倦鸟回巢。桥头的人儿,桥下的流水,都像今天这样,从未停止过忙碌。
去完善
释义
1. "云归洞府":指云彩回归山谷之中。洞府,指幽深的地方,这里指山谷。 2. "痴龙":神话中的龙,通常具有神奇的力量。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山间云雾的形态。 3. "日澹山椒":指太阳逐渐暗淡,落在山顶之上。山椒,山顶。 4. "倦翼":疲倦的翅膀,这里比喻太阳落下的过程。 5. "桥上行人"与"桥下流水":字面意思为在桥上行走的人和桥下流淌的水。此处通过对比表现出繁忙的生活景象。 6. "如今日夜不曾闲":这句话意味着在这座桥上,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和忙碌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溪桥》这首诗,以“云归洞府”、“日澹山椒”为景,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动静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诗人巧妙地利用了“痴龙睡”和“倦翼还”这两个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接着,诗人在诗句“桥上行人桥下水,如今日夜不曾闲”中,巧妙地将“行人”与“桥下水”相互对照,强调了生命的忙碌,表达了人们在滚滚红尘中的奔波劳碌之情。同时,也说明了人生就像流水一样,总是在不停地前行,永无停歇之时。整首诗风格淡雅,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溪桥》是南宋诗人朱继芳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朱继芳,号小蓬莱山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人。朱继芳年少时即以才学著称,但因科举不第而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晚年归隐田园,专注于文学创作。 《溪桥》这首诗创作于朱继芳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在官场失意,回归自然。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朱继芳的家乡浙江一带更是山水秀美、人文荟萃之地。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坚守。 在《溪桥》这首诗中,朱继芳通过对溪桥、柳树、鸥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也是一幅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山水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