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

标题包含
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陆机出身于东吴世家,祖父陆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父亲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陆机年...查看更多
Richard.W.PKG
去完善

译文
整齐地备马走上漫长路途,含泪告别亲朋好友。 试问你要去往何处,世俗如蛛网束缚我的身心。 长叹一声沿着北岸而行,留下思念在南边的渡口。 渐行渐远,荒凉的野路上空无一人。 穿越交错的山谷河流,树林荫翳中看不见路径。 山谷深处有虎啸声,高高的树梢上有鸡啼叫。 呼啸的风在午夜流淌,孤独的野兽在我前方徘徊。 悲伤的情感被万物触动,深沉的思考如丝般缠绕。 独自站在那里望着故乡,低头看到自己的影子显得格外凄凉。
Richard.W.PKG
去完善
释义
1. 总辔:掌握马缰绳,代指驾车出发。 2. 长路:长途跋涉的路程。 3. 呜咽:悲伤哭泣的声音。 4. 辞:告别。 5. 密亲:亲密的亲属,指家人。 6. 借问:请问,请教。 7. 子何之:你要去哪里?这里为倒装用法,正常语序应为“之何子”。 8. 世网:比喻世俗生活中的种种束缚。 9. 婴我身:缠着我,束缚我。 10. 永叹:深深地叹息。 11. 遵:沿着。 12. 北渚:北方的小洲,这里代指北方。 13. 遗思:留下的思绪。 14. 南津:南方的渡口,这里代指南方。 15. 行行:不断地行走。 16. 野途:荒野小径。 17. 旷:空阔,稀少。 18. 山泽:山水之间。 19. 纷纡余:纷繁复杂,曲折蜿蜒。 20. 林薄:草木丛生的树林。 21. 杳:幽深昏暗。 22. 阡眠:静卧在小路上。 23. 虎啸:老虎咆哮。 24. 风:风声。 25. 中夜:半夜。 26. 孤兽:孤独的野兽。 27. 触物感:因接触外物而产生感慨。 28. 沉思:深思。 29. 郁缠绵:郁闷纠结的情感。 30. 伫立:长时间站立。 31.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无伴。 32. 凄自怜:感到悲哀和可怜自己。
Richard.W.PKG
去完善
赏析
《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陆机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离家去洛阳途中所见所感。开篇即以“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表现离别时的悲伤。随后,诗人以“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揭示了远离家乡的原因——被世间的种种束缚羁绊。紧接着,诗人用“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诗中的描绘转向自然环境:“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些形象生动的场景勾画出一幅寂静而壮丽的山林画卷。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最后,诗人以“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哀伤却又壮美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Richard.W.PK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Richard.W.PK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