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标题包含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 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名声成就实现渐趋轻松,故乡鲈鱼唤起旧时情。 足音初落浙江金华地,船影驶离石首古城。 江边故人寻找遗踪,共游雅集向仙人问讯。 高飞大雁确实不易得,分别无需泪水挂满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描述了潘尚书退休回到建安的场景。2. 名遂功成:指潘尚书名声与成就双丰收。3. 累复轻:意指各种劳累得以减轻。4. 鲈鱼:江鲈鱼,此处以鲈鱼代指家乡美食,引发思乡之情。5. 金华省:这里指的是浙江金华市,潘尚书曾在此任职。6. 石首城:指潘尚书出生地,即今湖北荆州石首市。7. 化剑津头:指福建南平的九龙江边。8. 同亭会上问仙卿:指在仙境般的聚会上向仙道之士请教。9. 冥鸿高举:典出自《史记·陈平世家》,比喻贤能之士难以高飞。10. 何须泪满缨:指潘尚书不必过于伤感的告别场景。
去完善
赏析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是一首描绘退休官员返回家乡的古诗。诗人以名遂功成、鲈鱼、履声、帆影等词汇描述了潘尚书光荣退休的过程。同时,通过化剑津头、同亭会上等场景表现出作者与潘尚书的深厚友谊。结尾的“冥鸿高举”则暗示了潘尚书高洁的品质和境界,而最后的“泪满缨”则是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文人徐铉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48年,正值南唐中期,社会相对稳定。 在这一年里,作者徐铉由于才华横溢而备受赏识,成为了南唐朝廷中的重臣。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直言敢谏而触怒皇帝,险些遭遇不测。尽管如此,徐铉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在徐铉所处的时代,南唐虽然国土狭小,但文化繁荣,士人风流。当时的皇帝李煜才华横溢,对文学、艺术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使得南唐朝廷充满了文艺气息,也为徐铉这样的文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即将退休的礼部尚书潘先生的敬重和不舍之情。同时,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