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院偶成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道院偶成二首 其二
柳长柔丝草长芽,随时委化答年华。 呼来便了能酤酒,抱去添丁共看花。 忧世中宵心耿耿,题春半壁字斜斜。 江湖风月今犹昔,能学龟蒙有几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枝柔长如同草儿新生,随着季节变化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呼唤朋友一同畅饮美酒,抱着孩子共赏花开。忧虑世事而在半夜难以入眠,春天来临时在墙壁上留下诗句。江湖上的风花雪月依然如故,能像龟蒙一样的人们又能有多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柳长柔丝:形容春天柳树长长的枝条和柔软的叶子。 2. 草长芽:指小草长出嫩芽的春季景象。 3. 随时委化:顺应自然,适应环境。 4. 答年华:回答或回应时光的流逝。 5. 呼来便了:表示召唤朋友相聚。 6. 能酤酒:能够买酒招待朋友。 7. 抱去添丁:抱着新生儿一起赏花。 8. 忧世:关心世事。 9. 中宵:半夜。 10. 心耿耿:心情不平静。 11. 题春半壁:在春天的墙上一半题诗。 12. 字斜斜:字迹歪斜,可能表示诗人醉酒的状态。 13. 江湖风月:指江河湖海间的风光景色。 14. 今犹昔:现在依然如往昔。 15. 能学龟蒙:龟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此处表示能像他一样诗歌才情出众的人。 16. 有几家:有几个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的感慨。诗人在描述春天里柳树、花草的变化的同时,也在谈论人生的无奈与忧虑。“呼来便了能酤酒,抱去添丁共看花”,这句意味着诗人借用饮酒消愁,试图忘却世俗的烦恼。 诗人借景抒情,用细腻的笔触勾画出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在诗歌中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更具感染力。 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他对岁月无常的感叹。这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叶茵的《道院偶成二首 其二》是南宋时期的一首描绘道家生活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政权逐渐稳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战乱未息,但人们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道家文化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诗人叶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道家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道院的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氛围,反映出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向往。 此外,这一时期南宋的社会政治状况也对诗人产生了影响。金兵的侵犯使南宋人民生活在战争的压力下,而朝廷内部的斗争也使政局不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投身道家文化,既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也是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