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民载弃意堂
此身聚沫无坚强,斧工伐性药腐膓。
寸田芜秽尺宅荒,玉石落落不满房。
黄婆居中补四方,焦劳亦坐意所藏。
土如硗瘠草不芳,令人槁项馘亦黄。
世人纷纷各膏肓,我以妙语名斯堂。
期君得意观濠梁,从渠婪酣狠如羊。
君自放意无何乡,一洗痼疾生天光,漆园发药君得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具肉身脆弱无常,如被斧凿雕刻易碎之器。
方寸之心田荒芜杂乱,三尺之内居室一片萧条。
如同珍贵的玉石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却仍感到空间狭窄不能容纳。
黄婆在中心处,像救火队长一般到处补充修复,焦急地坐着,心意隐藏其中。
贫瘠的土地草木不繁茂,生活的艰辛使得我们筋疲力尽、愁容满面。
世人各有所困,病入膏肓。而我则试图用美妙的言语来疗愈这人生。
期待你能在这妙语的世界里找到人生的宽慰,就像观赏那流水潺潺的濠梁,心随水流而去,忘却凡尘的烦恼。
你也该让自己自由自在地去往内心安宁的地方,去洗涤那久治不愈的病疾,让生命的阳光重照心间。
去完善
释义
1. "此身聚沫无坚强":比喻人的生命如同泡沫一样脆弱,无法保持长久。
2. "斧工伐性药腐膓":斧工,指木工用斧头砍削木材。这里用斧工来比喻身体受到损伤。伐性药,指的是有害身体的药物。腐膓,即腐蚀肠胃。
3. "寸田芜秽尺宅荒":寸田,指心田;芜秽,杂草丛生。尺宅,指人的身体。这句意思是人的心田充满杂草,身体状况也荒废。
4. "玉石落落不满房":比喻自己才能有限,无法装满整个房子。
5. "黄婆居中补四方":黄婆,是道教中的女性神祇,掌管生育与婚姻之事。这句诗借用黄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神的庇佑,修补身心。
6. "焦劳亦坐意所藏":形容心中的焦虑和劳累,因为精神世界的困扰而坐立不安。
7. "土如硗瘠草不芳":硗瘠,土地贫瘠。这句意思是土地贫瘠则草木无法生长,喻指人生环境恶劣。
8. "令人槁项馘亦黄":槁项,形容人面色枯槁。馘,割下的敌人的首级。这句意思是人生活在艰苦环境中,面貌憔悴,士气低落。
9. "世人纷纷各膏肓":形容社会上的人们各自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膏肓,古代医学术语,指病入膏肓,无法治疗。
10. "我以妙语名斯堂":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诗歌创作视为良药,用以治疗人们的各种病痛。
11. "期君得意观濠梁":濠梁,指庄子与惠子辩论的地方,比喻哲学家思考的地方。这句意思是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这首诗时领悟到哲理。
12. "从渠婪酣狠如羊":形容那些贪得无厌、凶狠如狼的人。
13. "君自放意无何乡":劝诫读者抛开世俗的烦恼,进入无忧无虑的世界。
14. "一洗痼疾生天光":意思是摆脱顽疾,感受到生活的光明。
15. "漆园发药君得尝":漆园,指庄子的居所。这里将诗比作漆园里的药物,使读者得以领悟其中的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诗人谢薖的这首《吴民载弃意堂》描绘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寻求解脱的过程。全诗以意象为主,抒发个人情怀。首联诗人言自身如同泡沫般脆弱,药物腐坏内脏。接着,他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荒芜如田园,而精神财富难以装满房屋。颔联中,他以“黄婆”比喻自我修养的智慧,“焦劳”象征辛勤努力,寓意用修养和劳作弥补内心的缺失。颈联诗人描绘出恶劣的环境令人生病,暗示内心的困扰。在尾联中,诗人鼓励人们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摆脱世俗纷扰,寻找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含蓄,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民载弃意堂》是宋朝诗人谢薖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年份已无从考究,但可以从诗中的内容推测出大约是在宋神宗(1067-1085年在位)或宋哲宗(1085-1100年在位)时期。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其次,关于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人生际遇。谢薖(约1074-1116年)是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在年轻时就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数次科举失利。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游历江南地区,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就是他在游历江南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在吴民载弃意堂的所见所感。
最后,关于作者所在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苏州、杭州等地,商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民文化也逐渐兴起。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和建筑,如园林、书画等。吴民载弃意堂就是当时江南地区的一种代表性建筑,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