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永宁传舍

标题包含
题永宁传舍
浩浩车马迹,往来各有求。 而我亦何为,行役不得休。 惊风吹沙砾,草木春不柔。 荒山相经互,渭水日悠悠。 下马古驿亭,开轩竹修修。 飒飒爽气入,得慰征途忧。 移床取一息,摵摵如清秋。 永愿息鞍马,何当具扁舟。 我生湖海间,筑居必清幽。 城南五亩宅,山高水亦流。 家园千木奴,不贵万户侯。 既输东皋税,一饱亦易谋。 藐然尘嚣外,荣贵如浮沤。 咄咄狂痴子,胡为此淹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车马痕迹,人们各有所求往来不息。 而我又在追求什么,为何奔波不已? 狂风卷起沙砾,草木在春天里并不柔顺。 荒山上,相互偎依着,渭水日夜流淌。 下马来到古老的驿站,打开窗户看那青翠的竹林。 清风吹来,一扫旅途中的烦恼。 整理床铺,感受那犹如深秋的清凉。 多么希望永远停止奔波劳碌,何时能有一叶扁舟相伴? 我在五湖四海之间生活,总是寻找静谧的住处。 城南的五亩地,有山有水,风景宜人。 园子里的树木便是我的财富,不羡慕那些达官显贵。 交付完田地的税费,温饱问题也容易解决。 超脱世俗之外,荣华富贵不过过眼云烟。 可笑我这狂痴之人,为何要在此驻足不前?
去完善
释义
1. 浩浩:广阔无垠的样子。 2. 车马迹:指车马经过留下的痕迹。 3. 各行其求: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 4. 行役:旅途劳顿。 5. 不得休:无法停下来休息。 6. 惊风:狂风。 7. 沙砾:砂子和碎石。 8. 草木春不柔:形容春天的树木没有生机。 9. 荒山相经互:荒凉的群山之间。 10. 渭水: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 11. 日悠悠:时间流逝。 12. 开轩:打开窗户。 13. 竹修修:形容竹子长得高大。 14. 飒飒:形容风声。 15. 移床:移动床位。 16. 摵摵:形容树叶落下的声音。 17. 愿息鞍马:希望停止奔波。 18. 何当:什么时候。 19. 扁舟:小船。 20. 我生湖海间:我出生在江湖之间。 21. 五亩宅:五亩大的住宅。 22. 山高水亦流:形容环境优美。 23. 木奴:树荫,也指树林。 24. 不贵万户侯:不羡慕拥有很多财富的人。 25. 输东皋税:缴纳地税。 26. 一饱亦易谋:填饱肚子并不困难。 27. 藐然:轻视的样子。 28. 尘嚣外:远离喧嚣的地方。 29. 荣贵如浮沤:荣华富贵就像水泡一样短暂。 30. 咄咄狂痴子:形容狂人痴人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题永宁传舍》是北宋周行己的一首描绘旅途景色和抒发自己志向的诗。全诗十二句,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四句为第一部分,描绘了旅途中繁忙的景象和诗人自己的感慨。“浩浩车马迹,往来各有求。而我亦何为,行役不得休。”显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繁忙景象的描绘,又有对自己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的疑问。 接下来的四句为第二部分,描写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惊风吹沙砾,草木春不柔。荒山相经互,渭水日悠悠。”风沙、荒山、渭水等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荒野旅程的画面,给人以萧瑟之感。 最后的四句为第三部分,抒发了诗人的愿望和对未来的设想。“下马古驿亭,开轩竹修修。飒飒爽气入,得慰征途忧。移床取一息,摵摵如清秋。永愿息鞍马,何当具扁舟。”表达了诗人渴望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生活,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永宁传舍》是北宋时期文人周行己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1年左右,正值宋仁宗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的交往频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人周行己在此时的生活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切磋学问,探讨人生。然而,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却时常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情绪。这种情感可能源于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使得士人阶层地位显赫,他们成为社会的精英,掌握着国家政权和文化传播。然而,在这种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许多文人却在苦苦追求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试图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周行己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哲理思考的诗人,他的诗篇传达了当时士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