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忆二十韵奉赠段公度欧阳元老
少小从结发,读书怀古人。
年未十四五,出走京洛尘。
当时黉堂士,教我文章新。
气格一入俗,至今不复振。
病骥思逸足,鞭策伤苦辛。
切云漫崔嵬,惭愧席上珍。
迩来二三子,论交偶情亲。
以我忘疵贱,所得皆凤麟。
念我勤服义,嘉我能仁亲。
故此倾丹臆,诲我日谆谆。
论诗到平淡,文师韩子纯。
学道贵能行,卓尔非因循。
生平志已定,不复顾狺狺。
脱略尘累絷,逝将游广津。
一披雾豹姿,豁然开我神。
人生贵相知,愿言结近宾。
颇恨相得晚,甚知二子真。
乐此臭味同,缔好期终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时候就扎起头发,一心向学向往古人。
年纪尚未满十五,便离开了京城那个世俗的世界。
当年的学堂老师,教会我新颖的文章写作方法。
但我的气质与格调一旦变得庸俗,就无法再次振作起来。
如同生病的马渴望脚力,鞭策它又会感到痛苦辛劳。
就好比那高峰间的白云,有时也会感到羞愧,不如宴席上的珍宝珍贵。
近来结识了几个朋友,偶尔也能交心亲密。
因为我忘记了过去的瑕疵和卑微,所以得到的全是稀世珍宝般的友谊。
他们感激我为他人服务的勤奋,欣赏我对亲人的仁爱。
所以他们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心得,每天都在教诲我。
谈论诗歌,我们追求的是平静如水,就像韩愈的诗那样纯净。
学习道德,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
我已经确定了人生的目标,不会再被那些恶语攻击所动摇。
摆脱世间纷扰的束缚,我要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一经披散雾气中的豹子之姿,我的心灵就会豁然开朗。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知心好友,我愿意与他们结下亲密的关系。
遗憾的是相识太晚,我非常了解这两个人的真心。
享受这共同的兴趣和快乐,我们约定终生都要保持这种亲密关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段公度:指北宋文学家段文昌,与欧阳修有交往。
2. 欧阳元老:指欧阳修,曾任尚书令。
3. 结发:形容少年时期。
4. 京洛尘: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5. 黉堂士:指学校里的老师。
6. 气格:气质和格调。
7. 病骥:生病的马,比喻自己才能平庸。
8. 切云:高耸入云,形容极高的山峰。
9. 席上珍:筵席上的珍贵食物,比喻才德出众的人。
10. 三子:指段公度和欧阳元老。
11. 丹臆:赤诚的心意。
12. 韩子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他的文章风格独特,讲究简练纯朴。
13. 行:实践。
14. 狺狺:狗吠声,这里形容流言蜚语。
15. 广津:宽阔的渡口,比喻广阔的人生道路。
16. 雾豹姿:比喻隐退山林的高雅姿态。
17. 近宾:亲近的朋友。
18. 臭味同:气味相同,志同道合。
19. 缔好:建立友谊。
20. 终身:一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周行己与友人段公度、欧阳元老的深厚友谊。年少时期,诗人就已心怀壮志,渴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施展,心中不禁感到苦闷和忧虑。幸而,他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两位知己——段公度和欧阳元老,他们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给予了他无尽的鼓励和帮助。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位负伤的千里马,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他感谢两位友人的关心和支持,认为他们是难得的良友。他认为,他们的友情如同席上的珍宝般珍贵,而这种情谊又使得他在学术上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诗人在诗中还提到,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真诚的,没有任何虚伪和做作的成分。他希望这种友情能够持续到永远,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人生的起伏跌宕。同时,他也感慨相见恨晚,深知这两位朋友的真诚与可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周行己对自己早年求学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好友段公度、欧阳元老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北宋时期,是一首具有浓厚历史背景和情感抒发的诗歌。在公元960年,北宋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大宋,逐渐统一了全国。周行己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致力于学术研究,提倡儒家教育,主张伦理道德的修养,深受当时士大夫们的敬仰。然而在这一阶段,也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患内忧之时。面临这样的历史困境,他通过这首诗向段公度、欧阳元老这两位儒者致意,期望他们能继承发扬儒家学统,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拯救国家危机。所以本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而深刻的,凝聚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深深忧虑以及寄予希望的深厚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