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三首 其三
燕子引雏来去飞,杨花漠漠草萋萋。
窗前睡起浑无绪,倚遍栏干日又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子带领幼鸟来来往往地飞翔,杨花轻轻地飘落,小草显得繁茂。从窗户里看出去,睡醒的我感到无所适从,靠着栏杆看着太阳即将落山。
去完善
释义
1. 燕子:这里指燕子的母鸟。
2. 引雏:带领幼鸟。
3. 杨花:柳絮。
4. 漠漠:繁多的样子。
5.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6. 浑无绪:完全失去兴致。
7. 倚遍栏干:靠在栏杆上很久。
去完善
赏析
《春闺怨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周行己的作品,描述了春天的景象以及闺中女子的孤独和哀愁。诗人通过对“燕子引雏来去飞”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杨花漠漠草萋萋”则表达了春天景色的美好与宁静。然而,这种宁静的美好却无法抚慰“窗前睡起浑无绪”的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她无奈地“倚遍栏干日又西”,表达对时光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女子孤寂的心情以及对爱情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闺怨三首 其三》周行己是南宋诗人周行己在公元1145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灭亡,金国侵略中原的时期,诗人正身处乱世之中。
诗人周行己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曾任县令,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金国的侵略,周行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在战乱中四处漂泊,目睹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周行己创作了《春闺怨三首 其三》这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思念远戍的丈夫的情景,展现了战乱中家庭的离散和人民的苦难。通过这首诗,周行己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