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出京别崔学士

标题包含
出京别崔学士
一从门馆遍投文,旋忝恩知骤出群。不道鹤鸡殊羽翼, 欲逐飘蓬向岐路,数宵垂泪恋清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滔(840年-911年),字文江,号秋浦,唐朝末年进士,福建福州人。 黄滔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善诗赋。唐懿宗咸通年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但因家贫未能赴任。后来,他在江西庐山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名学生在各个学校广泛投稿论文,很快就被赏识并迅速脱颖而出。人们没有意识到这名学生的才华与那些普通学生有着天壤之别。尽管面临挑战和困难,但心中始终念念不忘那清新的文学氛围和美好品质。
去完善
释义
1. 一从:自从。 2. 门馆:书房或书斋。 3. 遍投文:广泛地投递文章。 4. 旋忝:立即得到恩典。 5. 恩知:恩情知遇。 6. 骤出群:突然间超出众人。 7. 不道:不说。 8. 鹤鸡:比喻有才德的人与平庸之辈。 9. 殊羽翼:不同的羽翼,指才能不同。 10. 飘蓬:随风飘散的蓬草,喻漂泊无定的行踪。 11. 岐路:岔路,分岔的道路。 12. 垂泪:流泪。 13. 清芬:清香的花。这里借指高雅的风范。
去完善
赏析
《出京别崔学士》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一首离别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自己与崔学士的深厚友谊为主线,通过对比二人之间的差距,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一从门馆遍投文”,开门见山地描绘了诗人与崔学士在文学上的交流情景。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初学者,四处寻求良师益友的指点,而崔学士则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导师,为诗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这一形象的描绘,突出了诗人对崔学士的敬仰之情。 接着,诗人用“旋忝恩知骤出群”来形容自己在文学上的进步和成就。其中,“恩知”是指对自己的恩情和指导,“骤出群”则是形容自己的才华得以彰显,超过了其他文人墨客。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崔学士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所取得的成果。 诗的后两句,诗人以“鹤鸡”和“飘蓬”两个形象作比,进一步阐述了与崔学士之间的差异和自己的感慨。“鹤鸡殊羽翼”意味着两人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同鹤与鸡的不同之处一样明显。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正如“欲逐飘蓬向岐路”所描述的那样,诗人愿意追随崔学士的脚步,一起走向人生的岔路口。 最后,诗人以“数宵垂泪恋清芬”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哀愁。“清芬”一词,既是对崔学士人品的赞美,也是对二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留恋。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离别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出京别崔学士》,是唐代诗人黄滔在公元900年前后所作。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黄滔的一生也是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直到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他才考中进士。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 在这首诗中,黄滔表达了他对即将离京的崔学士的依依惜别之情。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抒发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聚散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黄滔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气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