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雁

标题包含
闻雁
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旅行中突然听到大雁的叫声,抬头看天空清澈明亮。几声鸣叫随着月亮落下,一个影子掠过天空进入云端。希望家人回信,新愁却萦绕在洛阳城中。夜晚独自在客栈,有多少思乡的情怀涌上心头。
去完善
释义
1. 行旅:旅行。 2. 天宇:天空。 3. 和月落:与月光一同落下。 4. 一点入云横:形容大雁在天空中飞行,犹如一点融入天际。 5. 锦字:这里指家书。 6. 回燕塞:回到燕地的关隘。 7. 新愁满洛城:洛阳城的忧愁充溢。 8. 疏灯:稀疏的灯光。 9. 孤馆夜:孤独的旅馆夜晚。 10. 何限:无限。 11. 故园情:思念故乡的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闻雁”,实际是在抒发诗人因听到大雁的鸣叫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旅途中忽然听到大雁的叫声,看到天空的明净,表达了旅途中的悠然心情。紧接着,诗人用“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描绘出大雁在天际飞翔的情景,表现出大雁飞行的高远与壮丽。接下来,诗人从大雁飞行中联想到书信传讯,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旅途中无尽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雁》是明朝诗人郑梦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成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明朝政权。 在创作这首诗时,郑梦周正身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他曾经是一位元朝官员,但在明朝建立后,他选择归顺新政权,并得到了明朝皇帝的赏识。然而,他的这一举动招来了一些人的非议和质疑,认为他是对前朝的不忠。面对这样的压力,郑梦周感到迷茫和无助。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梦周通过对大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忠诚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寄书无雁足”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这个变革时代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