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父

标题包含
渔父
披却蓑衣翁自渔,青荷包饭柳穿鱼。 时归坐在短篷底,白占一溪云水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脱下蓑衣的老渔夫去捕鱼,用绿色荷叶包着的米饭和柳树枝串起来的鱼。 偶尔回来坐到小船舱里,就占据了整个溪边云雾缭绕的水居之地。
去完善
释义
披却:脱下。 蓑衣:用草编织的防雨衣。 翁:老人。 自渔:自己捕鱼。 青荷包饭:青色荷叶包着的饭。 柳穿鱼:柳枝串起的鱼。 时归:有时归来。 坐:坐下。 短篷:小型的船舱。 底:下面。 白:白色。 占:占据。 一溪:一条小溪。 云水居:云水间的住所,形容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的形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致的观察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披却蓑衣翁自渔”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渔翁披着蓑衣、独自垂钓的场景。接下来的“青荷包饭柳穿鱼”则通过色彩鲜艳的细节展示了渔翁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将青荷叶当作饭盒,用柳枝串起捕获的鱼。 诗人接着描述了渔翁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时而回到自己简陋的船只上休息,“时归坐在短篷底”,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一句“白占一溪云水居”则表现了他隐居山水之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令人陶醉于那种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境界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是朝鲜时期著名文人郑梦周的一首词。郑梦周(1392-1456年),本名郑屠,字梦周,号草堂,朝鲜王朝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朝鲜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三杰”之一。 在15世纪初,朝鲜半岛正处于李氏王朝统治之下,这一时期的朝鲜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权力的日益集中,腐败现象逐渐滋生,民间怨声载道。在这种背景下,郑梦周以他的文采和政治智慧,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渔父》这首词表达了郑梦周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以渔父的形象,隐喻了自己对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在诗中,他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处困境的哀愁,以及对自由、宁静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