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表卿尚书挽章
奏篇曾用牍三千,晚岁回翔日月边。
眼看四朝诸老尽,身兼五福几人全。
清台课历遗书在,昼寝凝香旧政传。
竹马馆前寒月白,当时辙迹故依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用过的文书达到了三千篇,晚年之时则享受着闲暇时光。
眼看着四位朝廷重臣相继离世,集福禄寿喜于一体的又有几个人能够十全十美?
高台上还遗留着教材和书籍,白日里寂静无声的地方弥漫着往日政策的气息。
孩子们玩耍的旧地点如今被寒冷的白月光照耀,昔日的轨迹依旧清晰可见。
去完善
释义
【奏篇】指尚书表卿的奏疏或建议。
【牍三千】形容其作品之多。
【晚岁】晚年。
【回翔】徘徊,回旋。
【日月边】喻高位,此处指朝廷重臣。
【眼看】亲眼目睹。
【四朝诸老】指经历四朝的各位元勋老臣。
【身兼五福】福指福禄寿喜财,五福指五种福气,寓意生活美满。
【清台课历】指整理图书的辛勤工作。
【遗书】泛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昼寝凝香】形容政务闲暇时的休息状态。
【旧政】过去治理国家的方针和举措。
【竹马馆】典出《后汉书·范滂传》。
【寒月白】月亮的颜色,这里用来表示夜色。
【当时辙迹】指吕祖谦回忆起当时跟尚书在一起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表卿尚书的悼念,表达了对其才学和品德的敬仰之情。首联描述了周表卿尚书的才华横溢,曾为朝廷效力;颔联写他经历了四个朝代,见证了众多贤臣的离世,但仍能保全自身五福齐全,表现出他的坚韧和睿智;颈联提及他留给后代的文化遗产和治国的智慧;尾联通过描绘竹马馆前的景象,寄托了对逝者深切的哀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忠诚正直的历史人物形象,令人叹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表卿尚书挽章》是宋代著名文人吕祖谦为悼念尚书周表卿而作的一首挽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在位时期,即公元1100年至1126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吕祖谦的生活和时代背景非常丰富。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世代为官,使他对政治时事有一定的关注和理解。然而,宋代政治局势错综复杂,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这对吕祖谦的学术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吕祖谦所处的时代正值宋金对峙的时期,边境战争频繁,民生疾苦。这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让吕祖谦深感忧虑,也促使他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历史典籍,以古鉴今,寻求解决之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祖谦写下了这首哀悼尚书周表卿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亡友的痛惜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悼念,更是对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