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步溪上

标题包含
晚步溪上
疎疎屐齿印平堤,露著乌纱客未知。 别浦归舟争占岸,横林宿鸟自分枝。 开张渔父胸中趣,漏泄骚人句外悲。 会与清溪约长夏,风帘水簟答涟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快的木屐印在平静的河堤上,露水的湿润显露出戴着乌纱帽的游客。河边的渔船争先停靠岸边,树林里的鸟儿各自回巢。它们揭示出渔夫内心的愉悦,也透露了诗人的无尽悲哀。或许可以在这个清凉的夏天,与清澈的小溪为伴,让微风穿过窗帘和水竹凉席,呼应着潺潺的水声。
去完善
释义
1. 疎疎:稀疏。 2. 屐齿:指木屐底的齿状突起物。 3. 平堤:平坦的堤坝。 4. 露著乌纱:指帽子上的露水未干,暗示清晨刚出门。 5. 别浦:指江河的分岔口。 6. 归舟:回家的船只。 7. 横林:茂密的树林。 8. 宿鸟:夜间停留栖息的鸟。 9. 张:扩大。 10. 开张:开拓心胸。 11. 渔父:渔夫。 12. 胸中趣:心里的乐趣。 13. 漏泄:泄露。 14. 骚人:诗人。 15. 句外悲:诗中的悲伤之情。 16. 会:将。 17. 清溪:清澈的溪流。 18. 约:相约。 19. 风帘:窗帘。 20. 水簟:竹席。 21. 涟漪:水的波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闲步溪边的诗。诗人吕祖谦以其独特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心境。 诗的第一联“疎疎屐齿印平堤,露著乌纱客未知”描绘了疏疏的屐齿印在平坦的堤坝上的景象,而戴着乌纱帽的游客对此却浑然不觉。这一联形象地展现了水乡夏日的宁静与和谐。 第二联“别浦归舟争占岸,横林宿鸟自分枝”描绘了渡口归舟争先抢岸的景象,以及林中宿鸟各自飞回巢穴的情境。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游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第三联“开张渔父胸中趣,漏泄骚人句外悲”则是诗人抒发自己胸怀与情感的句子。诗人以渔父和骚人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一联“会与清溪约长夏,风帘水簟答涟漪”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清溪相约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的愿望。通过风帘、水簟和涟漪等景物,诗人进一步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步溪上》是南宋诗人吕祖谦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正值吕祖谦晚年。在这段时间里,吕祖谦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官职,但也曾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吕祖谦身处在这个时代,亲身经历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然而,他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选择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晚步溪上》这首诗歌,正是吕祖谦在晚年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通过描绘溪边的美景,他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常感慨。这首诗既展示了吕祖谦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