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七首·檐铎无声鸟语稀

标题包含
春日七首·檐铎无声鸟语稀
檐铎无声鸟语稀,径深钟梵出花迟。 日长遍绕溪南寺,未信东风属酒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下风铃静静无声,鸟儿的啼鸣也显得稀少;小径幽深,钟声与梵音从花朵中传出。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绕着小溪边的寺庙漫步,不信春风竟属于酒馆的酒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檐铎:屋檐下的风铃,此处用以形容环境宁静。 2. 鸟语稀:鸟儿稀少,喻指春天寂静的氛围。 3. 径深:小路的深处,表示进入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4. 钟梵:钟声与梵音,这里指寺庙的钟声。 5. 溪南寺:溪水南边的寺庙,此处泛指寺庙。 6. 东风属酒旗:春风吹拂着酒旗,表达春光里的市井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春日七首·檐铎无声鸟语稀》是南宋诗人吕祖谦所写。诗中描绘了春天里寂静的景色,鸟儿稀少、屋檐下的风铃也悄无声息。路径曲折幽深,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回荡在花丛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恬静与宁谧。同时,日光明媚,诗人沿着溪水向南寻找寺庙,表达了对春风、美酒、绿柳等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全诗借景抒情,诗意盎然,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善于捕捉自然之美的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七首·檐铎无声鸟语稀》是南宋诗人吕祖谦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90年至1194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吕祖谦正经历着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一方面,他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他的家庭和生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虽然表面上繁荣稳定,但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在政治上,皇帝无能,宦官专权,朝政混乱;在经济上,由于战乱频繁,农田荒废,粮食短缺,民生疾苦;在文化上,虽然有大量文人墨客涌现,但诗词创作的总体水平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祖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首《春日七首·檐铎无声鸟语稀》中,吕祖谦以檐铎无声、鸟语稀少的景象,象征了当时社会的沉寂和萧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然而,正是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南宋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了吕祖谦在诗词创作上的卓越才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