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米囊花

标题包含
米囊花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开满路胜过杂草丛生,结果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反而觉得田野里的稻谷和高粱有趣,它们没有在春天听到音乐和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米囊花》是唐朝诗人郭震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米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首句“开花空道胜于草”,意为米囊花在盛开时确实比杂草更为美丽,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并无实质性的价值。这里,诗人以米囊花象征那些外表光鲜、实则无用的东西,隐含了对浮华社会的讽刺。 第二句“结实何曾济得民”,意为米囊花的果实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这里,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米囊花的无用,同时也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他质疑那些表面上看似有用的事物,是否能真正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 第三句“却笑野田禾与黍”,意为诗人嘲笑那些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的禾苗和黍子。这里的“笑”并非真正的嘲笑,而是以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社会中那些看似勤劳实际却毫无收获的人。 最后一句“不闻弦管过青春”,意为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农民们无暇欣赏音乐,忙于耕种。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农民的辛苦劳动和贵族们的歌舞升平,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米囊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他以米囊花为引子,揭露了社会上种种虚假和荒谬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米囊花》是唐代诗人郭震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米囊花的美丽形象和芳馨气质,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时间:这首《米囊花》大概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诗歌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人生际遇:关于郭震的生平事迹,史书并无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他在唐玄宗时期应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地位,这使他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观察和体验,创作出许多生动形象的咏物诗。 时代背景:唐玄宗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在士人阶层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这种社会环境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生活灵感。此外,唐朝社会对花卉植物有着深厚的审美情趣,许多诗人都曾以花卉为主题进行创作,郭震的《米囊花》便是其中一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