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塞上

标题包含
塞上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边境外敌飞扬,连年征战武威之地。生死离别时挥剑斩断情丝,在艰难困苦中奔赴金微山。长久的戍守让人易老,万里行军下战马瘦弱不堪。然而听闻酒泉城内,已被重重敌军包围。
去完善
释义
1. 塞外:指中国北部边疆地区,这里指凉州一带的边塞地区。 2. 虏尘:指敌寇扬起的沙尘,这里暗指边塞战争频繁。 3. 武威:今甘肃武威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这里作为出征的地点。 4. 玉剑:比喻勇敢的战士,这里指参加战争的士兵。 5. 金微:即金微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古代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方,也是唐朝与回纥等少数民族交锋的前线。 6. 人将老:形容戍边时间长久,将士们历尽艰辛,面容苍老。 7. 长征马不肥:长期行军,马儿没有得到充足的饲料,因此无法养得膘肥体壮。 8. 酒泉郡:今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这里被敌人包围。 9. 已合数重围:敌军已经集结了好几层包围圈,形势非常危急。
去完善
赏析
《塞上》是唐朝诗人郭震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战争中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首联“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描绘了边疆战场上的情景。“虏尘飞”形象地表现了敌情紧急,战事不断的情况。而“频年出武威”则说明了战事频发,战士们常年在外征战。这两句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紧张、严肃的氛围。 颔联“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进一步刻画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玉剑”是指宝剑,象征着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这里说“死生随玉剑”,意味着战士们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死的考验。而“金微”则指代边疆地区,“向金微”意味着战士们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 颈联“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描述了边疆战士们的艰辛生活。“久戍人”表明战士们长期驻扎在边疆,生活的艰苦使得他们日渐衰老。而“长征马不肥”则暗示了战马的劳累,因为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它们已经不再肥壮。这里通过人和马的描绘,反映了战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尾联“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传达了诗人在远方的担忧。“酒泉郡”是当时边疆的一个军事重镇,这里的战况让诗人感到非常担忧。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前线战士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塞上》是唐代诗人郭震创作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即公元7世纪末到8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对外扩张,边疆战争频繁。因此,边塞诗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流。 郭震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昂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战士精神。他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在创作《塞上》时,以自己丰富的战斗经历为基础,描绘了边关战场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 此外,郭震还深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唐朝初期,人们崇尚勇武,尊敬英雄,这也使得郭震在创作边塞诗时,更加注重表现战士们的英勇精神和家国情怀。因此,《塞上》这首诗既有对边关战场的真实描绘,又有对战士精神的赞美,充分展现了唐朝中期边塞诗的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