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风肃杀,月光柔媚,它飞翔在高高的梧桐树上,身影摇曳.它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黑暗中,如果和同类一样不为人知,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还会知道它的存在呢?
去完善
释义
《萤》: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郭震所作。
1. 凛凛:寒冷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天的风很冷。
2. 月依依:月光柔和的样子。依依,形容月色柔美。
3.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梧,梧桐树。
4. 影里时:在树荫下的时候。时,时候。
5. 暗处:指夜晚或阴暗的地方。
6. 若教同众类:如果让萤火虫和那些普通的虫子一样。若,如果;教,使,让;同众类,与一般的昆虫相似。
7. 世间争得有人知:世界上怎么能有人知道它呢?争得,怎能;有人知,有人了解。
去完善
赏析
《萤》一诗借物抒怀,以萤火虫为寄托,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志。在诗人笔下,萤之光虽微弱,却依旧能在夜空中闪烁,引人注目。诗人巧妙地将“秋风”、“月光”以及“飞过高梧影里时”的描绘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寂寥的夜晚,欣赏着那渺小却又顽强的萤光。这种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孤独与坚守,即虽身处暗处,却不甘沉沦,愿为真理、正义而奋发向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郭震的《萤》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郭震任职于御史台,负责监察朝廷官员的行为。这个时期正是大唐盛世的开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着官场腐败等问题。
在郭震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曾历任郡县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还曾奉命出使西域,因功升任监察御史。然而,他在担任御史期间,因为直言不讳地揭露朝廷官员的贪腐行为,受到了排挤和打击。这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初期,虽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由于皇权集中,官僚机构庞大,权力斗争激烈,导致了一些官员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现象。此外,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平民百姓的生活仍然困苦。这些现实问题激发了郭震的创作热情,使他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萤》这首诗是郭震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矛盾时,以萤火虫为象征,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腐朽现象的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郭震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对于改善社会风气、维护公正正义的强烈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