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艳拂衣襟蕊拂杯,绕枝闲共蝶徘徊。
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艳丽的花朵轻拂着衣襟和茶杯,与蝴蝶一起围绕着树枝悠然漫步。满眼都是春天的景象却仍然感到有些惆怅,花儿一半已经凋谢,另一半还未完全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艳拂衣襟蕊拂杯:“艳”指的是花朵的美丽;“拂”是轻轻掠过的意思;“蕊”是指花蕊。这句诗的意思是花儿美丽的花瓣轻轻拂过衣服的襟口和酒杯的表面。
2. 绕枝闲共蝶徘徊:“绕枝”指在花枝周围;“闲共”表示悠闲地一起。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花朵周围翩翩起舞的场景。
3. 春风满目还惆怅:“春风”代表了春天温暖的风;“满目”即满眼都是。这句诗意味着看到满眼的春色仍然感到忧愁烦恼。
4. 半欲离披半未开:“半欲”表示快要但还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离披”形容花朵凋谢的状态;“半未开”表示有一半的花朵还没有完全开放。这句诗表达了花儿即将凋谢和尚未盛开两种状态的共存。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艳拂衣襟蕊拂杯”开篇,描绘出花朵的娇艳与芬芳,以及它们在春天里的生命力。同时,通过“蕊拂杯”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与花朵亲密无间的互动,体现出他深深的惜花之情。接下来,诗人用“绕枝闲共蝶徘徊”一句,刻画出春日的静谧与生机,让读者感受到花朵、蝴蝶和诗人在春日里共享的美好时光。而后两句“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则揭示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情。尽管春意盎然、繁花似锦,但诗人却仍然忧心忡忡,感叹花儿即将凋谢。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句中巧妙展现,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深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花》是唐代诗人郭震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处于繁荣的盛世,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迅速。
郭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在《惜花》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春天花朵凋谢的惋惜,表达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源于他对人生际遇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在唐玄宗时期,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突出。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士人阶层崛起,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在这种背景下,郭震作为一名文人,对人生的思考更加深沉,对社会的关注也更加广泛。他的诗歌作品,如《惜花》,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