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校书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俗吏:指一般的官吏,这里用来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才能。
2. 三年:指在任期的三年内。
3. 何足论:不值得谈论,表示谦虚的意味。
4. 朝昏:指的是朝廷中的各种事情。
5. 微:卑微,这里指自己的才能不高。
6. 风尘:指社会上的种种纷扰。
7. 汉家:这里指的是汉朝,用来借指唐朝。
8. 丞相府: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
9. 昨来:即近来。
10. 谁得:谁能得到。
11. 扫重门:打开厚重的门,这里是比喻能进入丞相府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以自身的遭遇和对国家的忧虑为出发点,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情。诗人郭震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的愤懑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的“俗吏三年何足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
“每将荣辱在朝昏”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时刻关心着朝廷的兴衰,希望自己的才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令他感到失望,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反而因为世俗的风气而逐渐消磨。
“才微易向风尘老”则是对自己才情的感叹,虽然怀才不遇,但他仍然坚守信念,渴望为国家效力。诗人以“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还传达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