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者

标题包含
渔者
江柳弄风颦翠黛,山光著雨湿臙脂。 却收短棹拈长笛,一叶舟中仰面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的柳树随风摆动,像轻轻皱起眉头的美女;山间的景色被雨水湿润,如同涂抹了胭脂的红润脸庞。让我们收起船桨,拿起长笛,在这小舟之中仰头吹奏,尽享这美景良辰。
去完善
释义
《渔者》注释: 1. 江柳弄风:江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弄风,在风中摆动。 2. 颦翠黛:皱起眉毛,形容柳树随风摆动的样子。翠黛,眉毛的雅称。 3. 山光:山间的景色。 4. 著雨:被雨水打湿。 5. 湿臙脂:湿润的山色如臙脂般红艳。臙脂,一种红色颜料,这里用来形容山色。 6. 却收:收拾。 7. 短棹:短桨,划船的工具。 8. 拈长笛:拿起长笛。拈,拿取。 9. 一叶舟:一条小船。 10. 仰面吹:抬头吹奏。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渔者》描绘了一幅渔者在江面上悠然自得、欣赏山水风光的画面。诗人巧妙地将江边的柳树、山间的阳光与雨水融入到一起,形成一种和谐优美的意境。诗中的“江柳弄风颦翠黛”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江边柳树的随风摇曳之美;而“山光著雨湿臙脂”则通过山光的湿润来展现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在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渔者放下了短棹,拿起了长笛,在船头仰面吹奏,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渔者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者》是唐代诗人郭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渔者在江边捕鱼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但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问题。郭震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 其次,我们要了解诗人郭震在创作这首诗时的人生际遇。郭震生活在唐朝中晚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他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官员,后因官场斗争被贬谪,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间的苦难,也激发了他的为民请命的情怀。 最后,我们要了解唐朝中晚期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虽然仍然繁荣,但已出现衰败的迹象。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和农民起义的频繁爆发,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郭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综上所述,《渔者》这首诗歌的产生背景是唐朝中晚期,诗人郭震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了社会的弊端,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强烈呼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