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侏儒

标题包含
侏儒
侏儒饱官粟,适市行勃窣。 但知随众笑,了不见优拙。 暮归遭客问,闵默羞齰舌。 心知续凫悲,慎莫尤造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侏儒吃得肥头大耳,走在市集上显得笨拙可笑。他们只知道随着众人欢笑,根本看不出来优劣。到了傍晚回家时遇到客人询问,只会害羞地沉默不语,不敢多嘴。心里虽然明白把短足的鸭强加续长是件悲伤的事,但是切莫责怪创造万物的主宰。
去完善
释义
1.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比喻平庸无能的人。 2. 官粟:官方发放的粮食。 3. 适市行勃窣:在集市上行走时步履蹒跚的样子。 4. 但知随众笑,了不见优拙:只知道跟着大家一起笑,完全看不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 暮归遭客问:傍晚回家时被客人问起。 6. 闵默羞齰舌: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7. 续凫悲:用短腿的鸭子来比喻人的天生不足。 8. 尤造物:责怪造物主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侏儒为题,诗人从侏儒的视角出发,展示了侏儒在人群中的无奈与悲哀。首句“侏儒饱官粟”中,“侏儒”代表了身材矮小的人,“官粟”指官方发放的粮食。这一句揭示了侏儒虽然身材矮小,却还能依靠官方的救济得以温饱。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的不幸,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社会环境中。 接着诗人在“适市行勃窣”一句中描绘了侏儒在市集上的窘迫形象,他们在人群中行动困难,只能随着众人走动。“但知随众笑,了不见优拙”则进一步揭示出侏儒在社会中的地位:他们只知道跟随着众人一起欢笑,却无法看到自己的短处。这里的“优拙”指的是优点和不足之处,表达了侏儒无法认识自己的处境,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接下来的“暮归遭客问,闵默羞齰舌”两句中,诗人描述了侏儒在一天结束后,遇到客人提问时的尴尬情景。他们因为自己的缺陷而沉默无言,只能羞愧地咬住舌头。这表明侏儒在社会交往中饱受压力,感到难以启齿,自尊心受到伤害。 最后,在“心知续凫悲,慎莫尤造物”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侏儒的同情和理解。“续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把野鸭的羽毛嫁接在鸡身上,比喻强求一致。诗人借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侏儒不幸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告诫侏儒们不要责怪上天的不公,要接受现实,顺应天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松的《侏儒》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是在公元117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金国南侵,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朱松作为南宋士人,对这个时代的困境有着深刻的认识。 朱松一生坎坷,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他关心民生,提倡教育,期望培养人才以振兴国家。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反而受到排挤和打压。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现状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侏儒》这首诗中,朱松以侏儒的形象比喻当时的民众,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批评。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民众的勤劳和智慧,而现实却是民众被剥削压迫,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反差使他深感痛心,也促使他发出“吾民胡不奋起兮”的呐喊,呼吁民众觉醒,共同努力,振兴国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