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灵感院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宿灵感院二首 其二
净扫云房借客眠,折铛煮粥劝加餐。 道人更有超然处,柿落霜林擘鸟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扫干净房间请客人暂且休息,我们舀一些热水煮粥以供大家品尝。而这位有道之人,他的境界更高,当柿子落在霜叶覆盖的树林里时,他会去捡拾那些掉落的果实,就像帮助鸟儿把掉落的果实捡起来一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净扫:打扫干净。 2. 云房:此处指寺院的僧房。 3. 折铛:断了把的锅。这里指破锅。 4. 道人:此处指僧人。 5. 擘鸟残:擘开鸟儿的遗骸。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院生活的诗。在诗中,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的禅院图景。“净扫云房借客眠”,诗人通过洁净的房间和休憩的客人,展现出禅院的清静和宾至如归的氛围。而“折铛煮粥劝加餐”则生动地描绘了寺僧热情款待来者的场景。 紧接着,作者以“道人更有超然处”这一句表达了禅院生活中的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最后一句“柿落霜林擘鸟残”更为点睛之笔,它以深秋的景象,传达了岁月沧桑、万物轮回的意境,同时也突显出禅院生活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霜林之间,感受到了禅院的静谧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松的《宿灵感院二首 其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年间,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记载。朱松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这首诗中的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复杂。一方面,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国家政权较为稳固;另一方面,南宋面临着金、蒙古等外部势力的压力,国家边疆问题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朱松作为一位文人学者,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个人生活方面,朱松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家庭变故和社会动荡。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宿灵感院二首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朱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在诗中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景象,通过对月光、树影、风涛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