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子庄见和
老去温柔失旧乡,北窗一枕午风长。
梦回未觉羲皇下,句好全胜殿阁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年华渐老,我失去了曾经的温柔,只能在北窗下度过一个漫长的下午。在梦中我并未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只觉得这美好的诗句比宫殿里的凉爽更让人感到舒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子庄:即陈古灵(字子庄),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老师。
2. 老去:指年龄增长。
3. 温柔:指女性柔美之处,此处泛指美好的事物。
4. 旧乡:过去的美好时光或故乡。
5. 北窗:古代北向窗户,此处指窗户。
6. 一枕:睡觉。
7. 午风:正午的微风。
8. 梦回:梦醒。
9. 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10. 句好:诗句优美。
11. 胜:超过。
12. 殿阁凉:宫殿里的清凉之地,比喻权力和地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年老退隐生活的诗作。首句“老去温柔失旧乡”,以失去温柔故乡表达出诗人年老的无奈与悲哀。诗人从温柔故乡的迷失,转向对生活的热爱,正如“北窗一枕午风长”描绘的悠闲生活画面,透过窗户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
诗人从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梦境中的美好时光,如“梦回未觉羲皇下”描述的梦醒之后仍能感到现实世界的温暖,正是梦境中美好生活的延续。而最关键的转折则出现在尾联“句好全胜殿阁凉”,诗人用诗歌的优美表达了比皇家宫殿更珍贵的财富,即那蕴含在诗句中的人生智慧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出他作为文学创作者对于诗歌的独特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子庄见和》是南宋诗人朱松于公元1142年创作的诗歌。在这个时期,朱松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在靖康之变后,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随后,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史称“建炎南渡”。
朱松作为南宋官员,积极参与抗金斗争,期望国家能重振雄风。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争斗激烈。而外部环境上,金国的军事压力始终存在。这使得朱松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
在这个背景下,朱松与友人子庄共同抒发感慨,创作了这首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朱松希望通过这首诗,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