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牛尾狸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牛尾狸二首 其一
压糟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 投筯羞颜如甲厚,南山白额正横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诗翻译为现代白话文为:“在遥远的天边,一块美玉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洁白的雪花和明亮的霜露映照在眼前。羞愧的面容就像那坚硬的壳,而在南边的山上,一只白虎正在自由地游荡。”
去完善
释义
1. "压糟":指储存黄酒的器具,此处是形容狸肉如同压糟中的酒一般美味。 2. "玉面":此处是指狸的白色脸部。 3. "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4. "琢雪庖霜":形容处理狸肉的精细程度,如同雕刻冰雪一样。 5. "照眼明":意思是使得眼睛感到明亮。 6. "投筯":指丢弃筷子,表示非常好吃以至于吃完所有的食物。 7. "羞颜":羞愧的表情。 8. "甲厚":比喻狸皮厚实坚硬。 9. "南山白额":指狸这种动物。 10. "横行":这里表示这种动物比较厉害。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牛尾狸的形象,表达了对其特点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先,“压糟玉面天涯见”表现了牛尾狸外表的美丽和遥不可及的感觉,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接着,“琢雪庖霜照眼明”则形象地描绘了牛尾狸鲜嫩可口的肉质,如同雪花般轻盈,又如同霜冻般晶莹,令人垂涎欲滴。紧接着,“投筯羞颜如甲厚”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牛尾狸肉质的美味程度,连筷子都为之羞愧,而最后一句“南山白额正横行”则暗示了这种美味甚至让凶猛的老虎都为之陶醉。全诗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使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牛尾狸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一首描绘动物的诗。朱松(1091-1143),字乔年,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寓居绍兴。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曾任国子监祭酒等职。他的诗风俊逸,以描绘山水、抒怀壮志见长。 在朱松生活的时代,也就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和战争的时期。当时金国入侵,宋室南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国力衰弱。朱松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故被贬,流寓绍兴。 在这首诗中,朱松通过对牛尾狸的描绘,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写道:“小山枯竹从人唤,莫负芳时佐浊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管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挑战,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