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兴四首

标题包含
杂兴四首
满地秋声鼓吹同,草根无赖更寒蛩。 情知万事终摇落,忍见霖林一叶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泂(1094年-1176年),字召叟,一字浩然,号东波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堂弟,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泂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苏轼、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田野里秋风响彻一片,草根旁的虫儿也在哀鸣。 知道世间万物终会凋零,却仍不忍心看到树林中红叶飘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鼓吹:古代的奏乐方式之一,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共同演奏。这里可以理解为声音嘈杂。 2. 草根无赖:指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生活困苦,无法依靠自己生存。 3. 寒蛩:指秋天的蟋蟀。 4. 霖林:指湿润的树林,这里可能指代江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苏泂的《杂兴四首》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先,诗人通过“满地秋声鼓吹同”这一句表达了秋天来临时的声音与气氛,以此展现了秋天的动态美。接下来,“草根无赖更寒蛩”则用草根和寒蛩这两种生物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寒冷,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在颔联中,诗人以“情知万事终摇落”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常和短暂的理解,传达了生命的脆弱性和必经的离别。而最后的“忍见霖林一叶红”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赞美,通过“霖林一叶红”所表现出的绚丽的色彩,诗人传达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又展示了秋天的美丽,表达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他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兴四首》是南宋诗人苏泂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当时南宋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严重。 在创作这组诗的时候,苏泂已经退居故里,专心从事诗歌创作。他是一位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的诗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时代的脉动。在这组诗中,他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与此同时,宋宁宗时期正值南宋中期,由于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对外政策摇摆不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苏泂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组诗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展现了南宋中期的历史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