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二
同云起飞絮,忽作无意晴。 梦破客愁绝,魂销天夜明。 闻鸡悲壮节,哀雁切乡情。 夜静群动息,空床时自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漫天飘飞的柳絮一同在云中飞舞,忽然之间天气变得晴朗起来。梦境被打碎,客居异乡的愁绪瞬间消失无踪;在明亮的月光下,思绪却恍若烟消云散。远处雄鸡报晓的声音激起了豪情壮志,哀鸣的大雁触动了思乡之情。夜深人静,万物归宁,而我在床上时常独自惊醒。
去完善
释义
1. 同云:指阴云密集的天气。 2. 飞絮:飘飞的柳絮,此处可以理解为大雪纷飞。 3. 忽作无意晴:突然转为晴朗的天气。 4. 梦破:从梦中醒来。 5. 客愁:离家在外的人的忧愁。 6. 魂销:灵魂消失,形容心情愉悦。 7. 天夜明:明亮的夜空。 8. 闻鸡:听到鸡叫,代指清晨。 9. 壮节:豪迈的节气。 10. 哀雁:悲伤的雁鸣。 11. 切乡情:强烈地触动思乡之情。 12. 夜静:夜深人静的时候。 13. 群动息:各种活动都停止了。 14. 空床:独卧的床铺。 15. 自惊:自己感到吃惊或害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因景生情的心境变化。“同云起飞絮,忽作无意晴”两句以飘雪比喻飞絮,表达了天气骤变的现象。“梦破客愁绝,魂销天夜明”则刻画了诗人在梦醒之后,为这突然放晴的夜晚而感到忧伤。接着,“闻鸡悲壮节,哀雁切乡情”两联表达出诗人听到鸡鸣时的激昂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最后“夜静群动息,空床时自惊”传达出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忧思。整首诗情感跌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怀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感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1年,即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薛季宣正身处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当时,北方的金国已经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朝廷,但国土分裂、人民疾苦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薛季宣希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薛季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担任官员,后因直言不讳而被贬谪。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薛季宣描绘了雪后初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然而,在这宁静的美景背后,他却隐含着对战争和苦难的忧虑。通过这首诗,薛季宣传达出了他深深的家国情怀和人道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