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林亭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
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面湿润,青青草色在雨后格外鲜明,粉红桃花在竹林附近盛开。行走在路上的这些人原本都是农民,他们还记得春天深处该是耕种的时候了。
去完善
释义
1. 地湿莎青:"莎青"指绿色的莎草。这里描述的是雨后地面的湿润和莎草的绿意。
2. 桃花红近:"桃花红"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3. 竹林边:指的是种植竹林的地方。
4. 本是农桑客:"农桑客"是指从事农业的人,这里的意思是指出门在外的行人原本也是农民。
5. 记得春深:意味着深春季节的来临。
6. 欲种田:表示将要开始耕种田地。
去完善
赏析
《宋氏林亭》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地面的湿润、绿草的鲜艳、桃花的红艳以及竹林的美景进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诗中的“行人本是农桑客”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诗人以农桑客的身份,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春天里耕种土地,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细腻的描绘和浓郁的田园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宋氏林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40年至85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晚唐,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薛能虽然才华横溢,但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其仕途并不顺利。他历任地方官吏,曾因直言不讳而触怒权贵,多次遭到贬谪。
在《宋氏林亭》这首诗中,薛能通过对宋氏林亭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慨。诗中描述了林亭的美景,以及林亭主人宋氏的悠闲生活。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美好之中,而是通过“谁知过客思,愁坐对江枫”这一句,传达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